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2713046
不同干燥方法对薄荷药材中多元功效成分的影响与评价(4)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第24期
     3 讨论

    研究表明[16-17],酚类物质(包括酚酸类、黄酮类)在植物体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调控,分别负责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代谢,其中绿原酸、咖啡酸、迷迭香酸等含邻二酚羟基结构的化学成分最易受PPO酶的影响而氧化成醌类物质。本研究结果显示,酚酸类化学成分变异程度大、变化范围宽,推测可能为干燥过程中PPO酶活性发生变化,导致此类成分含量的显著改变。本文研究结果微波100 ℃杀青后,酚酸总量明显升高,与文献报道通过杀青灭酶来达到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含量结果相一致[18];微波未杀青干燥样品,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酚酸类化学成分总量先降低,后升高,50~60 ℃达低谷;根据以上结果,可推测降解酚酸成分的酶活性随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0~60 ℃为酶催化氧化的最适温度。

    研究表明[19-20],酚酸类成分苯环上的邻二酚羟基结构不仅易被植物相关酶催化氧化,而在热和氧的作用下,自身可氧化降解,甚至异构变形,导致成分在干燥过程中不断降解。本研究所测定的绿原酸、咖啡酸、迷迭香酸分子结构中均含有邻二酚羟基的咖啡酰结构。本研究结果显示,红外、热风干燥品,随温度升高酚酸总量降低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