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730465
植物多酚干预脂质代谢紊乱作用机制研究进展(4)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21期
     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作用的植物多酚分布见表1。

    4 展望

    目前降血脂治疗药物一般都是西药,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的限速酶HMG-CoA,减少细胞内胆固醇,最终降低血浆中LDL浓度;贝特类药物是通过激活PPAR-α,刺激LPL等基因的表达,增强LPL活性,去除血浆中富含TG的脂蛋白,从而降低TG和HDL-C水平;烟酸类药物是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脂肪细胞中环化酶的活性,以此降低脂肪细胞中环化腺苷酶-磷酸(cAMP)的水平,主要是减少肝内VLDL的合成与释放;胆汁酸螯合剂是通过与肠中胆汁酸大量结合,阻断其重吸收,从而导致肝脏胆固醇7-a-羟化酶上调,导致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继而提高HMA-CoA活性,增加LDL受体,从而增加血液中LDL清除率,降低LDL-c水平;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肠道内饮食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吸收,使小肠胆固醇转运入肝脏的量减少,减少肝脏胆固醇储存量,促进胆固醇代偿性合成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