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730037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策略的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20期
     6.1.5细胞凋亡学说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受Bcl2,Bax基因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可引发更年期综合征。

    6.1.6肾上腺皮质的作用有实验发现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的卵巢与肾上腺皮质形态变小,功能减退。

    6.1.7精神社会因素1997年贺漪[20]报道更年期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者发病率高,除此之外还与婚姻家庭问题、工作经济问题等社会因素相关。

    6.2中医关于绝经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

    6.2.1肾脏虚损论中医古籍虽无专题论述及特定病名,但中医对妇女各阶段的生理病理已有深刻的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知古人已认识到妇人49岁时会出现绝经和生殖机能衰减的生理现象。一般认为,妇人在绝经前后,肾气由盛渐衰,天癸由少渐至衰竭,冲任二脉也由之衰少,为生理转折期。此时受内外环境影响,如素体阴阳有所偏衰,平素抑郁,素有痼疾,或因社会、家庭环境等改变,易导致肾阴阳失调而出现更年期综合征。“肾为先天之本”,故肾阴阳失调,易波及其他脏腑;其他脏腑病变,久则必累及于肾,故“五脏相移,穷必及肾”。故传统观点是以肾虚立论,有肾阴虚、肾阳虚之分,以肾阴虚为多见。近年随着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同医家也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