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17229
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第5期
     [摘要] 斑马鱼模型作为一个整体的动物模型,其体积小、高通量、费用低、周期短,且实验结果可靠,在药物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中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并且已经在活性筛选、毒理、代谢研究等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的概况,以期能为中药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药;斑马鱼;活性筛选;毒理;代谢

    [收稿日期] 2014-06-13

    [通信作者] 朱国福,教授,E-mail:gfz1998@163.com

    [作者简介] 田丽莉,博士研究生,E-mail:lily777@163.com

    Application of zebra fishes in studi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 http://www.100md.com
    TIAN Li-li, ZHU Guo-fu

    (School of Chinese Pharmac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The zebra fish model, as an integral animal model, features small volume, high throughput, low cost, short cycle and reli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u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al studi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constitute a complex system, their active ingredients and action mechanisms are among study hotspots i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CMs. Along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zebra fish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studies on TCMs and shown advantages in active screening, and toxicity and metabolism studies. In this paper, TCM studies by using zebra fishes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basic studies on TCM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zebra fish; active screening; toxicity; metabolism

    doi:10.4268/cjcmm20150509

    以实验鱼类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药学研究,特别是药物筛选的热门手段[1]。斑马鱼自20世纪70年代受到关注以来,在相关研究领域倍受青睐。2012年10月,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我国现有250多个实验室利用斑马鱼开展有关科研工作[2]。目前,人类面临的健康挑战主要是非传染性的慢性病,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机遇和挑战中前行,21世纪中医药的发展具备潜力[3]。随着斑马鱼模型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深入,中药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发展。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活性筛选、毒理、代谢等方面,对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的概况进行综述。
, http://www.100md.com
    1 斑马鱼用于中药活性筛选

    目前,高通量筛选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斑马鱼模型适合研究中药复杂成分体系的活性。斑马鱼模型具哺乳动物类似的生理生化特征,且高效、快速、大规模等,已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疾病和高通量药物的筛选[4-5]。斑马鱼的胚胎和幼鱼作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很好填补了细胞模型和啮齿动物模型过渡的空白。

    1.1 抗炎药物筛选与炎症治疗

    以斑马鱼模型作为中药抗炎免疫药物研究优势颇多,如:利用转基因及相关技术,结合活体成像显微系统,可视化斑马鱼炎症感染模型宿主-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动态观察感染形成过程;使用荧光标记免疫细胞转基因系,示踪各种免疫细胞在致病原感染中的免疫反应;使用荧光标记药物,实时监测药物在鱼体内的吸收代谢及分布等情况[6]。针对已知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及其寿命的靶点而进行抗炎药物筛选的研究,证实了斑马鱼在药物筛选上的有效性[7]。宋春雨等[8]采用创伤感染法构建斑马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研究了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具有保护效果。杨丽玲等[9]采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甘草酸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显示甘草酸对内毒素引起的幼鱼致命性感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幼鱼存活率与甘草酸的浓度正相关。

    1.2 血管生成药物筛选与抗/促血管治疗

    Fli1是一个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均表达;而Tg(Fli1-GFP)转基因斑马鱼的基因组中插入Fli1-GFP重组基因序列,在Fli1启动子的调控下,这段基因中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就会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所有血管的内皮细胞都发生荧光,可以直接观察斑马鱼血管的生成情况。因此,Tg转基因斑马鱼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抗/促血管新生的体内研究模型,斑马鱼血管生成模型是目前兼具整体和快速双重特性的药物筛选模型。, 百拇医药(田丽莉 朱国福)
1 2 3 4 5 6 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