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2634525
基于化学成分稳定性的钩藤药学研究进展(4)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23期
     6 讨论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钩藤始载于汉代的本草名著《名医别录》,对于“后下”的记载以明清的本草著作居多,现在的本草著作《中华本草》及《中国药典》沿用至今。钩藤主要含有生物碱类、三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是钩藤主要的活性成分。化学稳定性研究表明钩藤生物碱稳定性较差,尤其是以单体的溶液形式存在时,对溶剂、pH及环境温度敏感,但钩藤生物碱以固体形式存在则较为稳定,提示钩藤生物碱宜制成固体制剂。同时钩藤生物碱在药材及复方中稳定性较好,提示含钩藤的复方制剂是否 “后下”需要根据现代药学研究结果及临床的实际疗效综合分析。对钩藤进行质量分析时,宜采用低温超声处理,并需注意回收率是否合格的问题。

    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钩藤入煎剂是否需要“后下”,尚未有定论。有观点认为钩藤在用于降血压时宜“后下”,而在治疗其他病症时,是否“后下”,还是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经验酌情处理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