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21期
编号:12637283
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21期
     [摘要] 该文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探索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为制定药用牡丹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初步建立了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药用牡丹种子净度分析送检样本最少7 000 g,试验本最少700 g;真实性鉴定采用种子外观形态比较;千粒重测定采用百粒法;含水量测定采用低恒温烘干法10 h;室温清水浸泡24 h,黑暗条件下昼夜变温层积(20 ℃,12 h和25 ℃,12 h) 60 d 后,用300 mg·L-1 GA3 浸泡种子24 h,以砂中作为发芽床,在 15 ℃光照条件下萌发,发芽首末次计数时间为12~60 d;生活力测定采用 TTC染色法。

    [关键词] 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以其干燥根皮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1],同时也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药用牡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凤凰山一带、安徽亳州、山东菏泽、陕西商洛等地,目前均为人工栽培。
, http://www.100md.com
    目前药用牡丹种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牡丹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2-6]、种子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7-11]、组织培养[12-15]等方面,有关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药用牡丹种子的净度、千粒重、真实性鉴定、含水量、生活力的检测方法以及发芽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制定药用牡丹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分级标准提供依据。

    1 材料

    实验所用药用牡丹种子于2013年7—8月采自安徽铜陵凤凰山、安徽南陵丫山、山东菏泽等3个产区的栽培居群,编号分别为FH,YS,HZ。经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郭巧生教授鉴定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 suffruticosa的种子。

    2 方法

    2.1 扦样
, http://www.100md.com
    根据药用牡丹种子的市场流通情况和单次可能的交易量,及净度分析试验样品不少于2 500粒种子,而送检样品的质量应超过净度分析量的10倍量的原则,确定药用牡丹种子批的最大质量和样品的最小质量。按“GB/T3543.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方法[16],采用“徒手减半法”扦取送检样品和试验样品。

    2.2 净度分析

    按“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执行[16]。采用“徒手减半法”从3份药用牡丹种子中分取试验样品800 g,5次重复,在不损伤发芽率的基础上进行检查,直接挑选纯净种子。

    2.3 真实性鉴定

    参照“GB/T3543. 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真实性鉴定方法[16]。采用种子外观形态法,随机数取100粒种子,4次重复,逐粒观察药用牡丹种子形状、大小、光泽、光滑度、颜色以及种脐特征等并记录[17]
, http://www.100md.com
    2.4 质量测定

    分别采取百粒法、五百粒法和千粒法测定药用牡丹种子质量。分别称重记录,计算标准差及变异系数。①百粒法:随机从净种子中数取100粒,重复8次,分别记录百粒重,计算标准差及变异系数;②五百粒法:随机从净种子中数取500粒,重复3次,分别记录五百粒重,计算标准差及变异系数;③千粒法:随机从净种子中数取1 000粒,重复3次,分别记录千粒重,计算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2.5 含水量测定

    将药用牡丹种子横切后,分别采用高恒温烘干法和低恒温烘干法测定每份种子样品含水量。①高恒温烘干法:分别在(133±2) ℃高温条件下,设置1,2,3,4,5,6,7,8,9,10 h 对种子水分损失量进行测定;②低恒温烘干法:分别在(105±2) ℃低恒温条件下,设置 4,8,10,12,14,16,18 h 计算种子水分损失量。以上试验每份处理重复4次,每次称重(5.0±0.05) g。
, http://www.100md.com
    种子含水量=[(烘前试样重-烘后试样重)/烘前试样重]×100%

    2.6 发芽率测定

    2.6.1 发芽前处理 清水浸泡种子24,48,72,96 h 后,将种子和河沙按1∶3混匀,于20 ℃,12 h和25 ℃,12 h(全程黑暗)培养箱下层积。待胚根长度大于4 cm时,用300 mg·L-1的GA3 溶液浸泡24 h,以“砂中”作为发芽床,于15 ℃(12 h光照、暗处理12 h)培养箱中萌发。

    2.6.2 发芽床的确定 经湿沙层积60 d、胚根长度大于4 cm种子经300 mg·L-1 GA3 溶液浸泡24 h后,将种子分别置于不同发芽床(砂上加1层滤纸、褶纸间和砂中),在15 ℃,12 h光照培养箱中发芽。

    2.6.3 发芽温度的确定 经湿沙层积60 d、胚根长度大于4 cm种子经300 mg·L-1 GA3 溶液浸泡24 h后,分别置于10,15,20,25 ℃恒温,12 h光照条件下培养,以“砂中”为发芽床。

    以上发芽试验,每处理300粒种子,3次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

    2.6.4 发芽光照的确定 试验样本经湿沙层积60 d、胚根长度大于4 cm种子经300 mg·L-1GA3 溶液浸泡24 h后,以砂中为发芽床,将生根种子置于15 ℃(12 h光照、暗处理12 h)培养箱中发芽。

    2.6.5 发芽计数时间的确定 以种子根茎处胚芽伸出2 mm时的天数作为初次计数时间,以种子萌发数达到最高,以后再无萌发种子出现时的天数作为末次计数时间。, 百拇医药(曹亚悦 朱再标 郭巧生 刘丽 王长林)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