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2639294
基于温补脾阳功效的附子水提物对腹泻模型大鼠效—毒关联评价(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20期
     4 结论与讨论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树及尖叶番泻树干燥小叶,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导泻剂,在国内外应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传统中医认为,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具有泻热导滞、通便、利水之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该物质中含蒽醌衍生物,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蒽醌类及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番泻苷A,B经胃和小肠吸收后,进入肝脏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液循环兴奋骨盆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3]

    本实验研究发现预防给予和治疗给予不同剂量的附子水提物后,模型大鼠的体重增长状况较模型组显著加快。预防给药组自给药第2天始至实验结束第7天,附子各给药组体重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长,但各剂量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给药组在给药第5天,仅低剂量组显示体重呈显著性增长,可能是因为高剂量的附子水提物对大鼠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实验表明[4],附子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是恶心、怠动、俯卧不动、抽搐等。附子水提物可能通过对大鼠的毒副作用影响了大鼠的饮食饮水状况,进而影响了大鼠体重。

    连续腹泻6 d大鼠模型只有脾出现萎缩,而连续腹泻12 d大鼠模型的脾、肾、肾上腺、胸腺均出现萎缩,原因可能是连续12 d腹泻导致大鼠出现脾肾阳虚证,进而导致脾、肾、肾上腺、胸腺出现萎缩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