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2641786
不同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调节及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Ps)蛋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9期
     2.6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不同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经酵母诱导后第4 h开始体温呈现升高趋势,第8 h达到高峰期,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第4 h开始至观察期末,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体温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01),见图1。口服给予大黄和黄连后,大鼠体温自酵母诱导后第4 h开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在第4~8 h降温作用尤为显著(P<0.001或P<0.01)。相比于黄连,大黄的降温作用持续时间更久,直到12 h仍可见大黄的降温效果(P<0.05)。相反的,吴茱萸和高良姜在观察期内未见明显的体温调节作用。

    3.2 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热大鼠TRPV1表达的影响 经酵母诱导后第4,8,12 h,大鼠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均可见TRPV1表达明显增高,尤以第8 h增高更加显著(P<0.001)。在第4 h黄连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V1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