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26092
狭苞橐吾中一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
     [摘要]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地上部分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aR,4R,5S,7S,7aS)-2-acetyl-7,7a-dihydroxy-3a,4-dimethyl-3a,4,5,6,7,7a-hexahydro-3H-inden-5-yl acetate(1),10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2),β-谷甾醇(3)和β-胡萝卜苷(4)。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降二碳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

    [关键词]橐吾属;狭苞橐吾;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甾醇

    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 为菊科橐吾属植物,产于云南西北和东北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甘肃、陕西、华北及东北等地[1]。民间用于润肺化痰、止咳平喘[2]。橐吾属植物含有三萜类、倍半萜类、单萜类、苯并呋喃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在抗肿瘤、消炎、镇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天然药物资源,本实验对狭苞橐吾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狭苞橐吾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对比,将化合物确定为(3aR,4R,5S,7S,7aS)-2-acetyl-7,7a-dihydroxy-3a,4-dimethyl-3a,4,5,6,7,7a-hexahydro-3H-inden-5-yl acetate(1),10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2),β-谷甾醇(3)和β-胡萝卜苷(4)。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降二碳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
, 百拇医药
    1 材料

    BT2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北京);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上海);KQ520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江苏);SHB-B95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河南);X-6显微熔点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北京);Agilent-1100-LC/MSD-Trap(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Bruker APEX质谱仪(瑞士布鲁克公司);Bruker-VERTEX 70 FT-IR红外光谱仪;Bruker AV 6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瑞士布鲁克公司)。薄层色谱硅胶GF254与柱色谱硅胶(200~300目)(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Sephadex LH-20(Pharmacia)。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狭苞橐吾于2011年8月采自河北省小五台山。

    2 提取与分离

    狭苞橐吾药材1.6 kg,75%乙醇提取3次,每次浸泡1周。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2.5 g。所得浸膏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5∶1~0∶1)洗脱。石油醚-乙酸乙酯(8∶1)洗脱部分点板后合并,以石油醚-丙酮(10∶1) 洗脱,得到化合物3 (23.6 mg)。石油醚-乙酸乙酯(3∶1) 洗脱部分点板后合并,以氯仿-丙酮(5∶1) 洗脱,并经凝胶柱色谱纯化,得到化合物1 (1.5 mg)和2 (3.2 mg)。石油醚-乙酸乙酯(1∶1) 洗脱部分点板后合并,以氯仿-甲醇(5∶1) 洗脱,得到化合物4 (13.2 mg)。
, 百拇医药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为白色油状,硫酸显色剂显红色。[α]20D+29.5(c 0.14,MeOH)。IR谱提示该化合物含有羟基(3 433 cm-1,3 421 cm-1)、酯羰基(1 739 cm-1)、α,β-不饱和酮羰基(1 660 cm-1)。HR-ESI-MS m/z 283.153 7 [M+H]+(计算值为283.154 5),分子式为C15H22O5,不饱和度为5。1H-NMR显示化合物有4个甲基信号:δH 0.94(3H,d,J=7.2 Hz,H-12),1.11(3H,s,H-13),2.09(3H,s,H-2′),2.35(3H,s,H-11);1个三取代双键质子信号:δH6.99(1H,br s,H-8);2个连氧质子信号:δH 3.90(1H,dd,J=12.6,4.2 Hz,H-1),4.97(1H,m,H-3)。13C-NMR给出15个碳原子信号峰,包括4个甲基信号峰:δC 12.8(C-12),14.1(C-13),19.6(C-2′),25.2(C-11);1个三取代双键信号:δC 147.3(C-7),142.7(C-8);2个连氧碳质子信号:δC 66.9(C-1),74.1(C-3)。以上信号推测该化合物为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并结合HSQC谱确定该化合物存在乙酰基信号、三取代双键信号。1H-1H COSY谱显示H-1与H-2的2个H(δH 1.48,2.08)有相关;H-3除了与H-2的2个H相关之外,还和H-4(δH 1.47)有相关,提示该化合物连氧部位是1位和3位。HMBC谱显示H-3与C-2(δC 35.0),C-1′(δC 170.9),C-4(δC 40.0),C-5(δC 49.1)有远程相关,证实该化合物在1位连接羟基,3位连接乙酰基。以上化合物波谱数据与文献[4]中报道的化合物(3aR,4R,5S,7aS)-2-acetyl-3a,4,5,6,7,7a-hexahydro-7a-hydroxy-1H-inden-5-yl acetate数据相似,为一个降二碳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化合物,所不同的是,化合物1在1位连有羟基,并且双键位置在7位和8位之间,而不是文献中报导的在6位和7位之间(图1)。HMBC谱也证实了上述推断:H-1与C-8和C-9(δC 87.8) 有远程相关;H-6(δH 2.31,2.45) 与C-4,5,7,8有远程相关。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化合物12-Me与13-Me均在一侧,为β构型,H-1的偶合常数(J=12.6,4.2 Hz) 表明H-1为β构型[5]。13-Me(δH 1.11) 和处在高场的12-Me(δH 0.94) 表明9-OH和13-Me为同一方向,为β构型[6]。结合NOE差谱:照射H-3,发现H-4有增益,而H-1没有增益,表明H-3与H-4在一侧,H-1在另一侧,从而确定3位上连接的乙酰基为β构型,而1位上连接的羟基为α构型。至此,化合物1的相对构型确定,是新的降二碳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命名为(3aR,4R,5S,7S,7aS)-2-acetyl-7,7a-dihydroxy-3a,4-dimethyl-3a,4,5,6,7,7a-hexahydro-3H-inden-5-yl acetate。, http://www.100md.com(李树立 刘玉衡 郝秋娟 张香美 贾月梅 李娜)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