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192
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3期
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山药,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来源地区的薯蓣属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观测、统计和分析,为薯蓣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栽培的方法,对薯蓣植株的24个性状分别进行定性观察或定量测定,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薯蓣种质的遗传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94份薯蓣种质在24个测定的性状上变异非常丰富,叶片大小和根茎变异均较大。24个性状中前7个性状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80.957%。聚类分析把94份薯蓣属植物分为4个类群,分别属于薯蓣、褐苞薯蓣、山薯和参薯。结论:薯蓣种质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变异。种质鉴定要重点关注叶片大小和根茎的性状。

    [关键词] 山药;形态;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薯蓣Dioscorea opposite L.是我国著名中药材山药的基原植物。山药的根茎中含有多糖类、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其性温味甘,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不仅是健脾补气的良药,也是传统的保健食品[1]。“怀山药”更以独特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成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为历代中华名医所推崇[2]。

    薯蓣在长期驯化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地方品种,由于缺乏系统的鉴定和命名,导致品种种质混乱。前人应用传统手段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来源的薯蓣(山药)的种质资源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报道[3-8]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