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8期
编号:13177038
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第18期
     医院集中监测最早由Natalie Hurwitz和Wade于1969年提出,目前全世界较著名的医院集中监测的范例是“美国波士顿药物监测计划”。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是药物临床安全性研究中主动监测的方法之一,其定义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数月或数年)、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一医院或一地区内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详细记录,以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

    医院集中监测根据监测对象不同可分病人源性(patientoriented )或药物源性(drugoriented )的集中监测,也可是专科性集中监测。病人源性是以病人作为观察对象,而药物源性是以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对一种或几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了解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计算相应的ADR发生率,并可以探讨其危险因素。如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缓急、轻重程度、不良反应出现的部位、持续时间、是否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是否延长住院期限、各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转归等。医院集中监测优点是与自愿报告相比信息量更大,资料更详细、更完善,针对性强,数据更加准确可靠。但是其缺点在于监测的数据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故得出的数据代表性较差,且费用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尤其对于一些迟发的不良反应更难发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