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3178270
基于物质基础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研究思路与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孙娥 贾晓斌 黄洋 陈斌 胡琴 萧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该文针对中药制剂的研究现状,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依据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提出“基于物质基础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研究思路,建立“以物质基础组分为前提,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目的,构建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的中药制剂研究新模式,并以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为例进行阐述,为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物质基础组分;生物利用度;通脉微丸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的发展虽然经历了传统剂型丸、散、膏、丹,常规剂型片剂、胶囊、口服液等,以及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等阶段,但因中药及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加之用药习惯和制剂工艺恪守传统等原因,中药制剂的研制远不能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中药产业的现状令人担忧[1]。因此,如何解决中药制剂的创新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共识的难题。

    1中药制剂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1.1中药制剂的研究思路未体现中药整体性中药制剂研究的思路目前主要有2种:①从中药材中提取单体化合物研制中药一类新药,这种思路借鉴了天然药物的研发思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中药研究的主流,也确实是发现和研制创新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如青蒿素、五味子素、联苯双酯等,但这种思路与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征的中医药理论背道而驰,甚至出现了一些“提取越纯、越无活性”的现象;②中药及复方制剂“有效部位(群)”的开发研究,这种思路认为中药及复方效应不是由某一两个单体所起的作用,而是由某一个或某几个化学结构类似、作用效果相近的化学成分群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强调从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获得有效部位(群)进行新药研发[2],但此思路仅仅将有效部位或组分作为制剂的物质基础,却忽略了方药中其他虽不直接起药效作用、但对有效组分具有增溶或/和促进吸收等辅助功能的组分,而恰恰是这些辅助组分在方药中起到了有效组分无法与中药复方整体功效相比的作用;其次没有突出组分之间的配伍关系和量效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