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4
编号:13598917
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内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病例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84
     3.2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绒毛膜羊膜炎多为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0],主要病原体包括需氧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需氧G+球菌(以B族链球菌为主)、支原体(以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为主)和厌氧菌(以拟杆菌为主)等。B族链球菌主要定植在女性直肠及阴道中,是导致孕产妇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1]。大肠埃希菌、厌氧菌也可定植于女性阴道。外院血培养提示G-杆菌感染,故笔者判断病原菌可能为G-杆菌,但不排除以上所列病原体。因此,初始选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考拉宁抗感染。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指出,一旦明确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应在1 h内开始有效地静脉抗感染治疗,建议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应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且在疑似感染部位药物应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12]。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G+菌、G-菌及厌氧菌都具有较强杀菌作用,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以胸水、组织间隙、腹水及生殖器组织中浓度较高。外院血培养结果提示G-杆菌,曾单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但效果不佳,感染未得到控制。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①未覆盖特殊病原菌;②抗感染疗程不足;③产生耐药菌。笔者分析感染未得到控制的原因可能是:外院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只有1 d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