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202
编号:13510926
关于儿科医护人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建议(4)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新医学》 20202
     2.3 其他门诊与急诊接诊防护措施

    儿科急诊抢救室、治疗室、输液室、手术室均为高危场所,如为流行病学史不明或者病因不明的危重症患儿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出现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或者接触患儿血液,均应按抢救确诊患者进行防护,可参考下述隔离病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手部卫生,特别是接触患者后应用快速手消毒液清洗,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使用需要执行“一人一用一更换”。

    医护人员下班前应用75%乙醇或快速手消毒液擦拭个人物品,听诊器接触患者后要用75%乙醇进行消毒。隔离门诊及急诊儿科医护人员下班前需按要求进行洗漱后再离开病区。

    3. 儿科隔离病区防护

    3.1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程序:①通过员工专用通道进入清洁区,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或布帽、换工作鞋袜,有条件的可以更换刷手衣裤。②在进入潜在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潜在污染区。③在进入污染区前,脱工作服换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共穿戴两层帽子、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套[6-8]。

    医务人员离开隔离病区脱摘防护用品程序:①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防护眼镜、外层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外层一次性帽子、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