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更多
编号:11481177
无奈的整体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9日 新语丝
     作者:东方磐石

    因感原子-分子理论仍当今人类生活的最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当初的学校教科书未曾详细讲述这个理论建立的过程或自己记忆松弛,今天基本上仅记得结论,近来抽空回顾原子-分子理论的建立。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空气是混合物,而水是氢氧化合物,是可进一步分解的,但古人如不懂物理、化学的文科傻妞和幼童(文科傻妞和幼童也如古人。),不知它们是可分解的,视它们为元素,如亚里斯多德(384-322 B.C.)的“四元素说”(水、土、气、火)和中国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与“四元素说”是等价的,水平是旗鼓相当的,在两千多年前都是先进的、合理的。空气和水都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尤其是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古人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和一种元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正确的。最早制出的气体氢和氧也是无形、无色、无味,看不见也摸不着,与大气没有明显的区别,不似金、银、铜、铁与其他固体物质的差别。即使是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也只能把氧看作整体,只能“望闻问切地”观察其外表特征。氧的内脏只能等到一百多年(1911)后把原子解剖了才得而知。所以,整体观是一种原始与无奈。对于最初尝试的人来说,不知道空气和水可解剖,要解剖它们何其难也,不整体观之又能如何! 而对于一些庞然大物,如“大象”,不从“象腿”、“象鼻”、“象牙”、“象尾”、“象耳”观起,又如何整体观之?何时才能实现整体观?
, 百拇医药
    空气和水的分解应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最初解剖空气和水相比,解剖人体是容易的,我们的中医神仙们为什么至死不试,而且至今也不出手,却以“无比高明”的整体观自居! 在氢、氧被制出、原子、分子被解剖之前,燃素说(phlogiston theory)是合理的,起码不能被否认,但之后,燃素的存在就显然毫无疑问地被否定了。通过望闻问切推论人体含有“燃素”经络也是合理的,也不好否认,但是在当今人体已经被切成“薯片”的时候还坚持“人体燃素说”实在不可思议,旁人不能不感慨这些信众对其祖先(祖先实际上是猿猴或幼年人类!)的“忠诚”、 “信赖”和“爱护”,不能不考虑他们是否有智力或心理障碍。

    产生“五行说”时的中华民族与地球上其他最先进的民族没有落差,甚至是真正的国际领先水平的代表。所以,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光荣的。可悲的是,光荣祖先的子孙没能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能改进和发展这种理论,两千多年来,一直躺在这一理论茅草棚里睡懒觉,即便被多次抄家、痛揍(鸦片战争和日本侵略)之后还昏睡不醒,不思学着将茅草棚改成砖瓦房或钢筋混凝土楼房,还坚称茅草棚比钢筋混凝土楼房更好、更合理、更安全、更自然、更环保,而亚里斯多德的后代在恍惚一阵(中世纪)后恍然大悟(文艺复兴),阔步前进,建起了太空站。

    据说,曾有教书先生见下雪,感慨万分,做诗一首:天上下雪不下雨,下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下雨。学生和诗一首:先生吃饭不吃shi,吃到肚里变成shi,变成shi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吃shi。在下也仿教书先生为整体观造诗一首:今人用分不用整,分了以后又凑整,分后凑整多麻烦,不如当初就用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