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1452563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撮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31日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撮要

    四川省达县碑庙中心医院 陈伟 635029

    中医学的战略性发展取决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战略。中医学术发展战略可归结为战略目的;战略力量;战略手段等问题。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目的是在全世界实现与西医学齐驱并驾且能解决其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东方医学。相对于现代西医学而言,西方国家通常很自然的称中医学为东方科学,事实上它已是一门世界性的现代自然科学,尽管它形成于古代中国,但它在医学中迟早也会象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与西方近代的《战争论》一样被现代军事科学尊为必修典籍。中医学实际上也是东方医学中的主力和先锋,国内的民族医学和国外的东洋医学等都与其有学术渊源关系,其产生有自己独特的东方(中国)文化、科学背景,并在目前世界文化和科学中发展的格局中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呈新的发展趋势,与西方文化向东方文化回归融合遥相呼应,是东方文化和科学的一面旗帜。东方医学这一提法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反映了中医学在东方医学中的领袖地位和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学术统一战线,它减弱了国家机器对科学的羁绊,它从地缘文化角度展示了其推进策略,它对西医学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它可以名正言顺的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理论模式、医学目标、价值取向等,更为重要的是它与现代世界文化和科学的发展趋向一致,它不但能更好的解决西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它还能够解决西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不能仅以西医学为参照模式并跟在其后面一步一趋而永远陷入被动落后地位,而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主体、特色、优势扬长补短并与西医学一竟雄雌。
, 百拇医药
    医学通常分为预防医学、治疗医学、康复医学等。西医预防医学有效的控制了传染病而获得了历史性成功 。现代东方医学应不限于传染病而在疾病预防领域全方位展开形成自己的预防医学。如气功等对疾病的预防及其科学依据都是客现存在的,并自发形成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群众防病健身运动,其声势和影响不亚于西医预防医学的业绩,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乐现的。

    在治疗医学中,西医学以病为诊治单元,病可被定义为在某一时空领域内有内在关联的一个病理性事件,其价值取向是疾病这个事件,注重对象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并以此为诊治疾病的依据。东方医学则以证为诊治单元,证可被定义为是机体正邪抗争的态势,其价值取向是疾病的态势,注重形势的评估和刻划。西医学“病”的时空观是牛顿式的分隔壁的静止的时空观,中医学“证”的时空观是爱因斯坦式的联合的动态的时空观,所以病和证对具体观测对象的选择,思维方法的迥异,表达语言的独特性都是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据。但是东方医学是从宏观整体形势上来把握疾病的,而西医学微观领域知识终无出其右,且东方医学诊治的科学内涵暗合系统论协同学等的宏观参数、慢变量、调变量、调控参数等科学原理的内涵,这些为辩证论治提供了广阔而光明的前景。
, 百拇医药
    要实现现代东方医学这一目标就必须拥有一支中医学术方面发展的战略力量。在东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碰撞中以及源于自组织的动力学机制中医学术界目前已自发形成一支“梭形”战略力量。它们一端是由中医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其立足点是中医学术的主体及特色和优势,而头部则伸展了现代科学领域,目前这批力量是自发的散在或的着松散的关系。国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和他领导的中国人体科学队伍是这批力量中的杰出国内代表。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满晰驳所长领导的中医协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这支梭形战略力量的中部就是当今中医界科研、教学、医疗机构中的学术精英,这批力量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孟庆云所长及属下队伍。它的另一端人员也是立足于中医学术主体的特色和优势,而头部则伸展于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和科学之中。他们的杰出代表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和他的中国医文化研究中心。这些人员的共同特征是立足于继承,着手于发展,知识全面和深透,学贯古今中医,有为中医学术献身的热忱,并分别从技术、战术、战略层次上展开各自的研究课题。

    在中医学术发展战略力量中战略人才是关键,所谓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但是中医学术界中确实存在重视技术人才大于战术人才,重视战略人才轻于战术人才这一现象。不过学科的战略人才毕竟是不多见的,如果不是学贯古今中西,能够出入东西方医学内外,对现代科学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医学有深透的理解,以及对战略学问的基本训练,还有操纵知识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具有战略人才特有的洞察能力和把握全局的天赋以及历史性的眼光等,否则要成为一个战略人才是不可能的。就笔者看来,山东中医学院的祝世讷教授,台湾中国医药学院的陈立夫博士,中国中医药学会的黎志钟同志等当属此列。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手段旨在组织和使用其战略力量逐步实现东方医学这一战略目的。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手段当务之急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有关机构建立中医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网络战略人才,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和方案,选择战略性攻关课题,组织实施战略攻关项目,协调中医学术发展战略力量的关系,制定实施东方医学的发展步骤。定期举办了全国乃至国际性中医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出版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文集,这样就可以逐步形成一稳定的权威的战略人才群体,从而可望在中医学术发展战略等软科学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确定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方向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中医学在世界文化与科学中所居的特殊位置,其发展战略方向有两个:一是东方文化和科学,尤其是在易学、道学、佛学、军事、天文、数学、禅悟等方面有值得进一步发掘和发展从而推进东方文化和科学。二是西方文化与科学,由于中医学术的科学特征注重形而上之“道”,其具体学科突破口宜选择在数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理论物理学、现象学等领域。中医多学科研究不是任意的,它有最佳选择的学科。否则就会象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可以认为在西方科学中重“器”的学问都不宜作为中医多学科研究的选择对象。
, 百拇医药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方针是把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同现代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中医现代化。如阴阳学说的太极观蕴含着整体性原理和系统观,还有其中的循环原理等。又如五行学说中的控制论思想,生克乘侮的反馈和负反馈原理,出入升降的气化论与开放系统思想与涨落原理等,这些都得以用现代科学理论给予表述。这样就可以使中医学中的科学思想明确、完善,并具有时代特征,可为全世界科学共同体成员接受,可直接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因与世界文化与科学融为一体。

    中医学术发展战略路线具备有典型的“间接路线”战略特征。这支梭形战略力量将会反复返于东西方文化、科学、医学之间彳亍而行,相互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行驶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线。如我们对中医学研究的宏观对象的探讨就要涉及到道学、易学、禅学、现象学、形象思维等古今中外学科,这里根本没有一条直达捷径。

    科研对象是确定学科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对科研方法的选择。经典中医学的科研对象是在现象这一层次展开的。现象在哲学家和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眼中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取向。在系统科学家眼中中医学的研究对象他们称之为系统的行为,谓之状态,观测中的定性定量处理后谓三状态变量,从时间角度而言具有慢变量的特征;从空间角度而言具有宏观参数的特征,是构成系统辨识和状态估计的基础。在无法或不宜打开黑箱的条件下我们对现象的理解决定了只能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把握,中医对动态现象的观测表现为心中有“数”,这是中医观测理论的一个普遍的重要的特征,是通往数学的门径。中医学观测的现象在本质上是系统微观机制的统计行为,因而与决定论无缘,反之热力学、混沌论等可资借鉴。居于宏观层次的中医研究对象除在本方向继续发展外还可向宏观和微观层次展开。
, http://www.100md.com
    科研方法是确定学科特征的又一方面。思维方法是一切方法的大法。决定近代西方科学和依然左右现代科学大厦的两根方法论支柱是逻辑思维和实验方法。中医学的两根方法论支柱是形象思维和思想实验,即基于基本事实的理性思维,有类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建立的方法形式。电子计算机模拟实验应视为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法。中医学对数学方法的引进远较一般学科更为重要,根据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一门数学中医学是十分可能的。系统科学本身及其方法对中医学术灵魂的亲和力远较西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为大,它们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特质等都有诸多通同之处。理论物理学的很多方法也很适合中医学的研究。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学派和国外的科学哲学可以从解决中医学发展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诸多方面的困惑。对中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全方位思考我们可以在胡塞尔的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易学、禅宗方面找到共同的语言,现代思维科学、语言学也正在展示这方面绚丽的画卷,这或者可以说这是东方文化和科学的延伸和发展,亦或是西方文化和科学衍生的另一流派。

    对科学思想进行表达主要有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这是西方科学的基本语言形式。中医学使用的主要是形象语言,它是中医形象思维表达的主体形式,适用于描述和刻画那些整体的、具体的、运动的状态等对象并以此作为操作的基础,它不象西方科学家们用逻辑思维之刃来切割和组装研究对象,从而也限制了他们对研究对象要有所选择,所以以西方科学为始基产生的系统论由于研究对象不同于分析科学的研究对象,因而西方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宜于表述系统论研究对象的元语言形式,在笔者看来中医学的形象语言形式为此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形象语言是一种境界语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不仅仅是币的两面。形象语言易于表达全息对象。按照易学的方法和自己的实践形象语言可分解为象、数、理三种语言形式,“象”在低级层次可以作为一种科普语言使用,在至高层次可作为大学问家冥思苦想的对象。“数”体现了现实世界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可径入数学之海。“理”则可以被哲学、科学哲学、系统哲学、科学的基本原理、规律或定律等注解。这是中医学医学语言现代化的途径。科研对象与方法等属于中医学术发展战略的战术部分,战术是构成战略的部分之一。
, 百拇医药
    战役问题也是构成战略的部分,对很多根本的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研讨并解决,就相似于一个战役行动。对“证”的解决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应用基础或者临床医学都是对中医学发展起着重大决定作用的一个关键性战役。目前对证的认识还在一个很低的层次,谈不上全方位展开研究,也缺少百家争鸣的氛围,对这些基本问题应先倡现代中医各家学说,俟其成熟再统一约定,对证的认识也象我们对这个世界从物质、能量、信息三个层次展开,但笔者更倾向于从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证,一是中医学长于形而上之道的功夫。二是信息是比物质和能量更高的一个认识层次,因而有高屋建瓴之优。三是信息论与道学的通同关系。事实上证的本质就是信息。现代科学也提示出我们观测的不是客体自身而是观测的函数。中医四诊所得谓之心中有数,查其同异所得即是信息,信息就是差异。我们说证是机体正邪抗争的态势,这态势源自我们能考察的状态和推测的状态,但其原始依据仍是四诊所获的差异。另外从药物性量变化的调控参数也可佐证证的信息观本质。目前多从物质的分子等层次来寻找证本质有几误:一是以微观注宏观无异于盲人摸象;二是以物质表信息无异于缘木求鱼;三是以还原论类系统论无异于南辕北辙......尽管这些研究对人类医学带来好处。

    目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中医学术界普遍存在着在技术或战术层次上盲目行动,缺少战略指导,因而成效不大,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医学术界发展战略问题归根到低仍是一个知识问题和人才问题。即未来的中医学需要全新的知识结构的人才群体,政府部门如何充分利用和发展这一支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医学现代化的进度。

    最后笔者断言:只要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存在,中医学也就必然存在;只要中医学存在、发展、壮大,一个以中医学为先导的东方科学如军事学等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必将重新崛起,东方文化也就随之崛起,全世界人类也将就此而受益。东西方文化和科学是共存的,世界文化与科学是永存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