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09794
发生灾害,避难所在哪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1日 《健康时报》 2006.05.11
     据中国地震信息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河北省唐山市5月3日晚9时53分左右和10时02分左右先后发生3.6级地震和3.8级地震,北京郊区、天津市区均有震感。

    令人遗憾的调查结果

    “您知道附近哪里有应急避难所吗?”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的北入口问几个正在聊天的老人,高高的“应急避难所”标志牌其实就树立在他们的上方,但他们的回答却无一例外的是:“什么应急避难所?不知道!”

    公园的美景吸引了很多市民走走停停,有很多小孩子在玩耍,家长在一旁远远地看着。记者一路向南继续着调查,而被调查者也都用摇头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这时在公园巡逻的一名保安迎面走来。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想了想,犹豫地说:这个公园就是应急避难所吧,具体做什么我也说不清。
, http://www.100md.com
    快要走出公园的时候,终于有一对老人肯定地告诉记者,这里(皇城根公园)就是应急避难所。如果发生地震、火灾等灾难时,在附近居住的人可以跑到这里来避难。

    在穿过公园的过程中,记者看到每个路口都会树立着一块“紧急避难所”的铁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奔跑的人形标识,但除此以外,并没有相关的文字说明“应急避难所”的具体作用究竟何在。

    第二天,记者又到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实地查看发现,基本上每个入口处都有应急用电、应急宿棚区、应急厕所和应急物资供应等标牌指向,在公园里还树立着应急用电和机井标志。记者又向这里的游人重复着在皇城根公园提出的问题,在随机采访的人群中,有1/3能够确切地说出这个公园同时也是紧急避难场所,但是对紧急避难场所的具体用途,大多则表现得十分茫然。

    在朝阳公园里,打听的结果与在皇城根遗址公园中相差无几。

    关于应急避难所公共认知的调查结果:
, 百拇医药
    地点:皇城根遗址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和朝阳公园。

    调查人数:随机调查150人。

    问题:

    1.你知道附近哪有紧急避难所吗?

    A知道25%

    B不知道75%

    2.你知道紧急避难所有什么用吗?

    A不知道63%

    B地震或者火灾等灾难时避难的场地37%

    平静的“唐山大地震纪念日”

    “提到应急避难场所,竟然有75%的城市居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这实在太不应该了,这暴露了宣传上的巨大漏洞。”当记者向中国灾难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金磊提到调查结果时,他很震惊地说。
, 百拇医药
    金磊参加“公众安全文化教育”已经有十多年,曾走访过多个国家的防灾科普教育基地,东京消防厅的消防博物馆给他的印象尤为深刻。在博物馆内还同时举办东京都少年儿童消防画优胜者作品展,更让人感受到一个充满安全、安宁的社会防灾氛围。

    日本迄今在中小学教材中已经融入了安全文化教育内容,比如,中学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化学实验课对每一门实验内容都有详细的安全要求,并且使之成为独立的教材。金磊认为,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2005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在全日本5.4万所学校中,有76%的学校已对学生进行过如何应对天灾人祸等突发性危机的教育,有67%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过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训练。2006年4月3日起,北京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免费发放由市应急办组织编写的《首都市民防灾应急手册》。有的媒体也刊登了应急措施。这显示了我们在应急防范方面工作的进步。但是金磊指出,由于它不是文化教育层面的普及工作,仅仅是告知公众应知应会的避险常识,虽然学得快,忘得也快。
, 百拇医药
    2004年10月,金磊参加了“中日大城市危机管理研讨会”,并参观了日本的防灾中心,“面对灾害,首先强调的是要自救,然后是互救,最后才依赖于政府的公救”——这是日本东京防灾中心挂在墙上的一句信条。但是如果人们对减灾知识的认识仅限于此的话,那么自救就是一句空话。所以系统的安全教育及系统的安全演练计划非常必要。在日本,每年的9月1日是国家的“防灾减灾日”,这一天包括首相在内的政府官员再忙也要亲自参加周密部署的防灾减灾演练,不仅要开启避难场所,还要打开防灾减灾物品库,调动军队及全体市民参加。近几年,每年的9月1日,全日本参加该活动的都高达一百万人以上!

    而我国唐山大地震的惨烈,要远远高于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各大城市并没有设立“防灾减灾日”,每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我们似乎过得都非常平静。

    “这种平静是不正常的,这种平静是有悖于灾害教育的基本规律的。”金磊忧虑地说。

, 百拇医药     台风“彩蝶”为何失去威力?

    在日本,占地1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都要建成“防灾公园”,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公园防灾设施便派上用场。据了解,震惊世界的阪神大地震发生后,神户市1200多处大小公园对阻止地震所带来的二次灾害——火势蔓延起到了神奇的作用,其效力比人工灭火高出一倍。另据媒体报道,2005年9月初,台风“彩蝶”到达日本之前。很多居民接到警报后,立即从自己家中搬出来,住进了政府指定的避难所。这次台风袭击虽造成了1000多户民居受灾,但人员伤亡微乎其微。居民集中居住在避难所,无论是取水还是领取食物,大家都有秩序地排队,看不到任何争抢。

    我国于2003年建立了全国第1个系统的应急避难所——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据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宋伟介绍,应急避难所可以用于地震、火灾等突发灾难,有效减轻人员伤亡。应急避难场所是减灾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可以提高全市的应急避难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提高公众的安全感。为了安全,应急避难所都是建立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和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本着平灾结合、一场多用、综合减灾的原则建立,公园、学校、体育馆、草地、广场等都能成为应急避难场所。
, 百拇医药
    北京处于华北几条大断裂带的交汇处。而北京人口也接近1400万,人口密度列世界城市第3,宋伟说,以前,人们在平房居住,如果发生地震或火灾,很容易就能跑到空旷的地方,避免被砸伤烧伤等。随着城市的发展,楼群越来越密,楼也越来越高。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如果应急避难措施不到位,后果不堪设想。

    在采访中,那些了解“牌子”意思的人,都有共同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看得到“牌子”,却看不到牌子所标示的那些应急救援的设施?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杨国宾说,应急避难所内所有的应急设施都采取隐藏的方式,比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林地背后那排加盖的十几个水泥槽是应急厕所。路灯底下设有监控器,一旦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投入使用,这些设施将启用。杨处长说,应急避难所还建了很多机井,如果自来水管道出现破裂,那么这些机井就能投入使用,以保障居民的饮水。在“大都鼎盛”景区内的大型组雕的部分台基是用来临时储备如被褥、脸盆、毛巾、暖瓶、水杯、饭盒、卫生纸等应急物资的。

    宋伟告诉记者,避难所分为应急避难所和长期避难所。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指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小面积空地,包括小公园、小花园、小文化体育广场、小绿地,以及抗震能力非常强的地下人防设施。这些用地和设施能够起到发生灾害后几小时内供受灾居民临时避难的功能。此类避难场所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难减少伤亡来说最为重要。而长期避难场所用地面积要大,是容量较大的城市和区级公园绿地,可以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杨处长说,目前北京正在建设的长期避难所有三处,已建成的避难所中,元大都遗址公园可以作为长期避难所。
, 百拇医药
    27个应急避难场所够用吗?

    目前,北京的已建成或改造成的应急避难所共有27处,分布在城八区。例如朝阳区的朝阳公园、东城区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崇文区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海淀的海淀公园、东北旺中心小学等。但是,对于拥有一个1400万人口的拥挤城市,如果突发灾难,仅有27所应急避难所够用吗?

    “具体建多少才能满足北京市需要,这要看最后的规划。应急避难所虽然由地震局牵头,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杨国宾处长说,“目前的27所肯定是不够的,《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该纲要提出了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保障条件及规划实施条件等内容,不久将向社会公布。”

    记者几次联系北京市规划委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却被他们以不负责这件事而拒之门外。所以到底应该建多少,记者只能从材料中看到些模糊的数据:
, 百拇医药
    北京市地震局的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八大城区可作为临时避难所的小面积空地有数千处之多,可改建为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的开阔地带面积有5300多公顷,估计可以建成100多处与“元大都”规模差不多的应急避难场所。

    金磊向记者介绍说:在日本,只要是居民住宅区,就都设有当地政府指定的避难所。这些避难所大多是经过特别设计,达到防灾标准的学校或体育馆。一旦灾难发生,附近居民就可以把这些地方当作栖息之地。1998年,东京都已经拥有避难场所及避难道路173处。在东京都的街区、中小学、地铁、公园内可看到许多明确的避难场所、消防信号、消防栓等标识。如在电梯中不仅有遇地震、火灾的安全对策,还配有为失明残障人准备的所有盲文说明。

    听了金磊的介绍,记者感到,日本的应急措施之详细实在令人钦佩。

    在采访中,宋伟拿了一本近100页的《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遗址公园应急避难所周边地区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给记者看,封面上写的时间是2004年7月。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的要求是,全北京目前现有的27个应急避难所都应该有这样详尽、完备的预案。”

    翻看该预案,记者看到,里面包括了元大都遗址公园主要为亚运村街道办事处等四街道共28个社区的市民提供应急避难场所,制定了灾难发生时,各部门如何紧密合作及应急救援志愿队的建设,疏散地图等。预案中,详细地制定出每个小区每个楼的组长的姓名和该组长负责该楼多少户居民的疏散工作等。“这个方案目前正在纳入北京地方防震减灾实施办法的地方法规。”

    但是时隔快两年了,其他26处应急避难所还没有制订这么详细的地震疏散预案,当记者问起何时才能让现有27个应急避难场所的预案全都到位时,宋伟无奈地说:“目前仍在酝酿中……”

    尾声——

    假如明天发生灾难……

    假如明天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灾难时,我们往哪逃?怎么逃?在采访中,这个沉甸甸的疑问始终压在记者的心头。
, http://www.100md.com
    日前,北京郊区的第一所应急避难所——昌平亢山广场于五一期间建成开放,北京应急避难场所又添“新丁”,这使北京的应急避难所从27个变成了28个,这个数量虽然远远不能满足北京的需要,但“已经位于全国各大城市的前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采访说:“我们之所以没有大力宣传应急避难所,是为了避免引起人们恐慌。”记者听后感到十分遗憾:在经历了非典之后,没想到这种观念依然存在。灾难制造恐慌,恐慌源于无知。长期缺乏防灾减灾演练和自救教育,导致人们对灾难采取的是一种冷淡、麻木的态度,认为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完全没有认识到一个严峻而残酷的问题——灾难的发生是不会选择时间的,也不会选择对象的!

    因此,加强全民防灾教育和防灾技能的培训演练,对灾难抱以不懈之心,是始终不可忘却的。否则,当灾难到来时,我们将无路可逃!

    小链接

    日本东京都防灾中心《地震须知》中面对地震的10项准则:
, 百拇医药
    1.为了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的下面,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着火时迅速灭火。养成习惯,即便是小的地震,也立即关火,互相呼喊早期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户外危险更多,确认安全最要紧。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

    6.在百货公司等公共场所,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不可惊慌失措。

    7.管制区域禁止行驶。擅自行驶是招致混乱之源,要依照车内收音机广播的信息,采取正确的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等,迅速离开危险区域,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发布避难劝告后,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避难。

    10.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而应依照收音机、防灾机构的正确信息来行动。, 百拇医药(王志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