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71577
发掘中医瑰宝 造福人类健康——董湘玉教授谈中医心理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8期
     贵阳中医学院是全国中医院校较早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校,作为院党委副书记、中医心理学专家董湘玉教授认为,心理学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五脏藏神”、“心主神志”、“七情致病”等心理学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应该大力挖掘,造福人类。

    谈起从事中医心理学研究,董湘玉自称有一段过程。在长期《内经》教学中,她深深感受到《内经》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中医心理学论丛》中受到启发,产生了研究、总结《内经》中心理学思想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上领导岗位后,她发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能更好地做好教职工或是学生的思想工作,就更加喜欢上了心理学。因此,在《内经》和中医基础的教学中,董湘玉常常提及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在临床上,她发现消化内科的很多疾病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从这方面思考和进行治疗,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于是迷上了中医心理学以及运用中医心理学进行心身疾病的治疗。2000年她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带头建立了“心身疾病门诊”,2001年主编出版了《中医心理学》教材,2002年领头组建了中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方向)专业,与各中医院校的同仁倡导成立了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医心理学教学研究会并任副理事长,2003年她还担任了全国医学院校心理学协编教材《中医心理学基础》主编,《心身医学》副主编。
, http://www.100md.com
    董湘玉回忆,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很多高校主动按市场需要调整了专业结构,创办了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应用心理学就是其中一门。在全国医科院校中,中医院校首先开设了这个专业。在中医院校中,安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首先开设了这个专业。贵阳中医学院还向教育部申请了应用心理学的第二学士学位。至今,全国中药院校中有10个院校开设该专业。

    中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中医心理学是主干课程,这门课从开始零散的、不规范的教学或是选修课的状态成为必修课,逐渐走向规范教学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这与国家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卫生部应用心理学规划教材中,就将《中医心理学》列入其中。

    心理学在中医理论或临床治疗中是不分的,这是中医特色,也是中医临床疗效突出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也明显加大,中医心理学在治疗心理疾病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认为,作为中医学院的大学生,应该完全掌握中医理论,才可能以更宽泛的思考去处理各种病人,提高临床辨证施治的能力。现代健康观念除了生理上健康之外,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并且中医对心理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代中医师面对的是“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要以良好的心态去与病人沟通,处理好医患关系,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治疗疾病将会“事半功倍”。因此,在中医大学生中开展中医心理学教育很有必要。

    中医心理学与临床结合非常密切。这是董湘玉从实践中得来的观点。她说,中医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是长期心理治疗的经验总结,虽然中医理论中不叫“心理学”,但它的临床治疗是融入在中医治疗中的。1985年,中医界的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中医心理学”这个学科,目的是促进中医现代化,是把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心理学内容提炼出来,总结出来,更好地治疗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等医院建立了心身疾病科,发挥了中医心理治疗的优势。如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的心身科,坚持用中医心理学的意疗方法和中药、针灸、气功、耳针等疗法治疗,并且与现代心理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对神经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等的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百拇医药(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