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51742
今年中药材生产将温而不火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03期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药材生产走过了艰辛曲折的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价格调节生产阶段。从1978~1994年的16年间,中药材生产从小到大,从卖方市场走向了买方市场。种植面积大小、产量多少,主要靠价格杠杆来调节,基本上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表现形态为生产大起大落,价格暴跌暴涨,特点呈周期性变化。二是行政推动阶段。从1995~2001年6年中,中药材生产脱离了由产需供求变化和价格调节的轨迹,种植面积大小和产量多少受行政推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买方市场成为主导。表现形态为产区无序扩散,生产盲目发展,价格坠入谷底,特点呈生产过热,严重产大于需,导致中药材产销成为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三是基地化生产阶段(初期)。从2002年至现在4年里药源基地建设、GAP基地建设蓬勃兴起,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分布趋于合理,开始了基地化生产的征程。受第二阶段的影响,本期特点为生产萎缩,消化库存。表现形态为市场复苏,价格上扬,推动生产恢复。

    2003年非典时期库存被大量消化和2005年价格全面向价值靠拢,价格跃上了新价位。

    2006年是中药材生产的恢复年,总体趋势应是温而不火,不会出现整体过热的问题。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因素对药材生产少有激励。受国家惠农促粮政策的影响,粮油生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打工收入大幅提高,药材产区劳动力加快转移;而药材生产的补贴给了企业,药农得不到补助。

    二是高山产区大部分药材收益高于种粮,但还是不及蔬菜、烟叶等经济作物,由于缺乏劳动力,如桔梗、天冬等费工费力的药材难以扩大发展。

    三是部分品种生产链遭到破坏,内循环脱节,如独活、黄芪、甘草等品种种苗、种茎缺少,生产难以迅速恢复。

    四是药农心里顾忌仍多。有的有感情却没热情,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的依然心有余悸,怕自己种了价格掉下来亏本,如百合、板蓝根、半枝莲等品种可能一时间难以规模发展。

    五是中药材生产不好火热。近几年,药农弃药种粮种菜种经济作物,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经济收入显著增加,不会再单独依赖药材,即使种药也是品种多元化,所以,出现了原来经高价刺激一年就可恢复生产的生地、牛膝、郁金等品种现在却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由此推断今年的中药材生产可能会升温但不会火热。

    六是少数高价品种不排除生产过热。春节前药材种子种苗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如同药材一样价格向价值靠拢,另一方面是种苗商超前一步的商业行为所致,可真正农户的种植热情有多高?需求又多大?大部分品种尚不明朗,但像白术、知母、红花等品种在高价刺激下形成生产过热也有可能。

    在甘肃省可恢复生产的品种有甘草、黄芪、大黄、远志、银柴胡、王不留行、水飞蓟、菟丝子、蒲公英等。

    可适度发展的品种有独活、板蓝根、当归、柴胡、桔梗、百合、黄芩、牛蒡子、红花、款冬花等。

    应该减种的品种有小茴香、玫瑰等。, 百拇医药(王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