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0710318
重视与加强《中医内科学》方剂教学的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94期
     近年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医专业学生掌握的方剂数量在减少,这无疑会影响该专业医学生的整体水平,本文试就其中的原因与解决的方法作以下探讨。

    问题的提出与症结所在

    临床带教与阅卷发现中医专业学生所掌握的方剂数量在减少,其中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方剂重要性认识不足

    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而方剂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由于已经学习过《方剂学》,使之对《中医内科学》所引方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考试的导向作用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根据,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试内容对引导学生掌握好《中医内科学》方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近年来我校《中医内科学》考试试题和近十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试”试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1.注重方剂名称,忽视方剂组成

    我校多数《中医内科学》试题仅仅在病案分析题中涉及一、二首方剂的组成,其他内容常常只有方名;而“中医综合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部分,往往只涉及方剂名称,对方剂的组成与功效却很少提及。如近十余年“中医综合考试”中医内科学部分400多题中竟无1题与方剂组成有关,以致在考前,不断有同学问起:“方剂还要背吗”?不难看出,这种导向对《中医内科学》方剂教学正在起着相反的作用。方名与西药、中成药不同,如果只记方名而掌握不了组成就不能用于临床,实际上等于没学,因而,这种学习毫无意义。

    2.注意药物特殊性,忽视方剂配伍规律和作用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药物的特殊功用和一些特殊的用药,固然需要熟悉,这在试题中均可得到体现,如截疟药、杀虫药等。但是,临床时的大多数情况下,中药的应用是以复方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配伍规律,掌握不了方剂的组成,又谈何配伍规律?不把握其配伍的规律性,又谈何“基本技能”的掌握。
, http://www.100md.com
    三、临床见习实习时的引导作用

    见习实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由于各级各类教学医院中的带教老师对《中医内科学》方剂认识的深度和掌握的程度不一,加之长期临床经验的指导作用,使《中医内科学》方剂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淡化了《中医内科学》方剂的重要性,由此也给中医专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学》方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分科过细,教师对非“本专业”处方不熟悉

    随着内科临床的分科越来越细,一些临床教师和带教医师对非“专业”处方不熟悉,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给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中的有关方剂问题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畏难情绪,影响了对方剂的学习

    畏难怕苦是影响中医专业学生对《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内科学》所涉及的方剂数量较多,对这些方剂的记忆与理解,既耗时也费力。因而具有相当的难度,由此而滋生的畏难怕苦情绪,是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的大敌。
, http://www.100md.com
    六、临床用药杂乱,中药方剂的作用不突出

    临床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得以方剂为基础的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不能凸显,无形之中从根本上淡化了掌握方剂的重要性。

    总之,教师的导向和学习者自身的畏难情绪,影响着对《中医内科学》方剂的学习。

    充分认识《中医内科学》方剂的重要性

    应当对《中医内科学》中的方剂与《方剂学》中方剂有不同的认识。

    一、对《方剂学》所载方剂的认识

    1.《方剂学》中的方剂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

    《方剂学》中的方剂是经过选择的,对理解和掌握中医方剂的配伍规律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的临床实践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 百拇医药
    2.《方剂学》中的方剂也有局限性

    《方剂学》中的方剂数量有限,而中医临床的病变与证候是繁多的、复杂的,以有限之方剂应对无穷之病症,显然是不够的,就学习《中医内科学》而言,对《方剂学》中的方剂要熟练掌握,对《中医内科学》所涉及的方剂也应全面掌握。

    二、对《中医内科学》中方剂的认识

    《中医内科学》之方剂是历代医家论治内科疾病的精华所在。方剂本是为解决临床病证而设,《中医内科学》对不同疾病和证候所选方剂不同,这样就使得这些方剂的针对性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方与证合

    方剂应证而设,故强调方与证合。如同为肾阴不足,皆可用六味地黄丸,但表现为肾不纳气者,加五味子,名曰七味都气丸;阴亏火旺,加知母、黄柏,名曰知柏地黄丸;肾窍失养,耳鸣耳聋,加磁石、柴胡,名曰耳聋左慈丸等等。所以说,《中医内科学》所选方剂都是有针对性的。
, 百拇医药
    2.药与病对

    药性有偏颇,功效有区别,临证组方,既要做到方与证合,同时也要重视药与病对。如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到胃,胃气郁滞则痛,胃气上逆则呕;影响到大肠,传导失常,大便不通;影响到膀胱气化,则小便淋漓不已或癃闭不通。肝气郁结其治皆当疏肝解郁,但在《中医内科学》对论治胃痛、呕吐、便秘、淋证、癃闭的选方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病证的特殊用药,如胃痛配白芍炙甘草;呕吐用半夏、厚朴;便秘加枳实、大黄;淋证、癃闭用滑石、王不留行、石韦、冬葵子等,由此,就出现了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六磨汤、沉香散的不同选方。

    以上都说明《中医内科学》所选方剂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三、重视方剂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的作用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无论这一过程的简单与复杂,它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可以用理、法、方、药的有机结合来表达。四者之中,方剂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理论用以指导辨证、立法,方因法出,药随方剂的配伍规律而遣。因此,中医内科方剂作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内科疾病的精华所在,它既体现了对具体病证的理论认识和治法,也体现了药物的有机结合与科学的配伍规律。
, 百拇医药
    不重视《中医内科学》方剂的上述特点,必然忽视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进而影响内科临床辨证论治能力的提高。

    改进《中医内科学》方剂教学的方法

    一、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充分认识方剂的重要性,是搞好《中医内科学》方剂教学,甚至是全面完成《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关键性工作之一。《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就目前而言,其主要的作用是为完成临床医疗工作打下基础,面对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大多要开出一张中医处方,而熟练掌握大量的方剂组成与配伍规律是开出“良方”的前提。从教师到学生都应充分认识《中医内科学》方剂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大量方剂的中医是不会成为好中医的。

    二、加强课堂讲解

    1.理解组方及其在证治中的作用。深刻、正确的理解《中医内科学》方剂的配伍规律与证治的特异性是极其重要的。就证候与方剂的关系而言,方剂往往具有特异性,即通常所说的“对证”。而中医方剂极多,难以也没有必要一一记住,但作为中医临床的基础,《中医内科学》所选方剂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只有正确掌握这些方剂的处方组成与配伍规律,理解其针对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充分的讲解,同时也易被听课者所接受。
, 百拇医药
    2.课堂教学要对方剂做详尽的讲解。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所涉及的方剂组成、配伍特点、功效等内容应全面讲解,并应尽可能地做前后对比,使听课者既能了解方剂的共同点,也能掌握其不同点。

    三、重视各种考试的导向作用

    在各类与《中医内科学》有关的考试中,应增加方剂试题的比重,其中应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配伍规律、特点以及类似方剂的比较等内容,以引起学习者足够的重视,是学好《中医内科学》方剂的重要一环。

    四、增加课堂提问与讨论

    反复课堂提问可以强化对《中医内科学》方剂的记忆与掌握,这是授课教师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课堂讨论对方剂的理解和记忆具有良好的帮助。此外,适当布置课外作业,以增加对所涉方剂的学习机会,从而有助于加强理解和强化记忆。

    五、增加应用,提高临床疗效是关键

    学习方剂的目的在于临床应用。因此,带教医师、教学医院的师范作用就显的十分重要。强化基本功,增加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中医中药的应用范围和提高治疗效果,是促使中医专业学生加强方剂学习的关键所在。, 百拇医药(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