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夏季 > 高温高湿
编号:10644673
高温闷热筑防线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64期
     最近几天,我国不少地方出现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空气的平均湿度也相对较大。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与常年同期相比,本周不但比同期平均温度偏高,降水也会偏多。热浪滚滚,酷暑难耐,在这种特殊的气候环境下,许多疾病呈高发态势。

    近日,解放军302医院的几位传染病专家提醒人们:中暑、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是夏季的高发疾病,应重点防范;而老人、孩子、肥胖者和有慢性病的体弱者,以及露天工作人员和旅游者则是发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别予以关注。

    中暑是炎夏常见的急性热病之一,轻的病人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心慌及面色潮红,体温可升高到38℃以上,甚至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重者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41℃,表现为无汗、言语神志不清、手足抽搐及意识障碍(如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危症。如有以上病状者,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尽快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如果暑热病情不能很快缓解,应立即到医院诊治,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因为严重中暑者需及时进行抢救,否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 http://www.100md.com
    高温多雨,蚊蝇鼠肆虐,自然灾害频频,此时多种传染病往往乘势而起。302医院传染病专家虞爱华主任医师指出,今夏北京降雨较多,有利于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感染性腹泻进入多发期,对人们健康威胁最大。因此,一旦发生腹泻,特别是严重的急性腹泻,应及时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查明原因后予以针对性治疗,以免引起严重脱水和中毒性休克等,这对老人、儿童及慢性病人更为重要。最令医生担心的是,很多病人往往凭经验乱服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研究表明,我国的腹泻病人中大约有70%,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虽然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但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和细菌的耐药性,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会更加困难。

    杂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敏说,蚊虫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亦多发生于7、8、9月。预防关键是灭蚊防蚊,接种相关疫苗及降低动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另外,如血吸虫、勾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及森林脑炎等病,大多有特定地区和条件因素。现在人们活动和旅游范围日益扩大,一定要有疾病疫区和自我防范意识,特别是在返回后发病要向医生明确告之,以免耽误治疗。
, 百拇医药
    代谢性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叶文华介绍,痢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多发生于6~9月,要特别警惕。上述疾病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在环境卫生及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流行。其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有的病人从发病到死亡最快仅数小时。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医学博士刘士敬提示,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和戊肝两种,均通过粪便和口腔途径传播。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而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发病病情严重且病死率较高。甲肝和戊肝急性期传染性强,需要住进医院隔离治疗,一般只要治疗及时,充分休息,预后都良好。

    夏季气温高,细菌易繁殖,人们吃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发病,尤其同餐人群可集体发病。赵敏等专家提醒人们,出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危重者向急救中心呼救,要特别注意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卫生部门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明确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及时和有效的救治非常重要。

    在接受采访时,几位专家同时谈到,为避免夏季传染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一些医学知识。有关的对策和方法每年都反复宣传,实施也并不困难,关键是我们如何身体力行。, http://www.100md.com( 黄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