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5366
全血热血尽量少输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4日 《健康时报》 2004.11.04
     病人和家属动辄要求输血,而且要求输全血、输热血,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上,这种“新鲜全血”的传统用血观念受到了专家们的否定。

    “输血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王羽表示。病毒检测存在窗口期,合格试剂中也会有极小比例的试剂不够敏感,所以在规范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输血百分之百的安全。他呼吁:在医生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的前提下,病人应该充分理解医生的建议,可输可不输的就不应该输血,能少输的尽量少输血,提倡自身输血。

    “除了感染病毒的风险,输血还会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李志强教授说。他表示:临床不主张输注新鲜热血,一方面是这种血液没有经过检测,存在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一旦离开血液循环,所谓“热血”的成分就会迅速发生改变,随着时间延长,血液中剩下的多是红细胞和血浆。

    李志强说:“我们在临床上不主张输注全血。”正确的输血观念应该是“缺什么补什么”,例如贫血患者就补充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就补充血小板,这样既能够保证病人的生理需要,又能大大减少了免疫反应。

    目前,我国血液检测水平已经全面与国际接轨,能够开展全部项目的检测,血液检测集中化进一步提升了血液的安全。临床用血普遍经过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检测,部分血液还经过了亚甲兰光等病毒灭活。

    (摘自10月25日《广州日报》仇逸/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