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编号:10623074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论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8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方法论角度对中西医理论范式的通约性问题、中西医结合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中西医理论范式之间既存在着难以通约的一面,也存在着部分可结合之处;中西医结合既存在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又是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目标的长期历史过程;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道路;在当前,应强调中医发展多元模式并存。

    关键词:通约性;结合;中西医;多元性

    中西医结合研究尽管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但迄今为止,在中西医能否结合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并正引发进一步的争论。争论的一方认为,中西医分属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科学,两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础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的特性,导致了中西医之间只可共存而不能结合。另一方则认为,中西医学均存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从阴阳对待、通约关系出发,引出中西医学是可以结合和理应结合的结论。那么,中西医之间究竟能否通约与结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然“通约性”问题是中西医结合争论的焦点,本文就从西方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al Kuhn)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le)论题出发,从方法论角度对中西医结合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一、中西医理论范式的难以通约性

    “范式”与“不可通约性” 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和命题。在库恩看来,“范式”在广义上是指“由一定共同体成员具有的一整套信念、价值、技术等等”[1],它决定了这一共同体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由于把范式的转变说成是格式塔的转变、世界观的根本改变,库恩否认新旧范式(理论)之间的相容性,而认为它们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从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常规科学传统,与以前所进行的传统不仅互不相容,而且经常在实际上是不可通约的。” [1]从字面上看,“不可通约的”是“不可公度的”、“无共同尺度的”或“无比较的共同基础”。因此说两个范式或理论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无共同尺度或无共同基础可以比较的。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理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它破灭了逻辑经验主义试图通过建立形式化语言,以保证科学思想绝对无误的美梦;同时它提出了不同理论、语言之间交流的复杂性,促进了人们对这个问题深入的研究。

    众所周知,中西医分别诞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受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思维方式的制约,造成了二者在观念形态、器用特征、致知方法、医家行为规范乃至审美意趣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了大异其趣的两种医学范式。中西医之间不仅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时间性”上的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4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