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2397
毒性逐渐积蓄伤害暗中加重 服中药也要小心伤肝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9日 《健康时报》 2004.04.29
     近日一位妇女因为患慢性支气管炎服用中药偏方两个月以后,逐渐出现恶心、厌油、乏力、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到医院化验后,诊断为药物性肝炎,停用中药及经保肝治疗后症状减轻,转氨酶下降,黄疸减退。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用药要注意其副作用,切不可随便用药。大部分药物是在肝脏代谢的,一些药物存在肝毒性,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西药中比较常见的存在肝毒性药物有:抗结核药(利福平、吡嗪酰胺),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抗生素类(大环内酯类、先锋霉素类等),抗真菌药(酮康唑),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吡啶)等等,在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多有详细的说明,医生在写这些药物的处方时,大多要求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或预防性用保肝药物。而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处方变化大,其毒副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更没有明确的说明,而患者往往应用时间长,多达数月或半年,某些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就会逐渐蓄积造成肝脏损害。

    从近十年的文献报道来看,中药导致的肝损害并非少见,报道比较多的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黄药子,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及良性乳腺包块的中成药消核片(主要成分是浙贝母、夏枯草、丹参、白花蛇舌草等),以及治疗哮喘、皮肤病的中药(含有鱼目、苍耳、冬青叶等成分),多服或久服可能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类似,常见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皮肤瘙痒、灰白便和皮疹,严重者可发生急性重症肝炎,病理显示亚大块肝坏死,临床出现重症黄疸、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在发病前服用这些中药的平均时间为4周到13周,服用时间越长,肝损害就越重。因此服用这类中药时应慎重,定期化验肝功能,一旦出现纳差等症状或肝功异常,应立即停止服药,并给予保肝治疗,绝大多数病人都会康复,不会留下后遗症。另外患者不要随便听信偏方,这是防止中草药引起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措施。, 百拇医药(解放军304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