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饮食与膳方 > 药粥疗法
编号:11300055
老年人慢性腹泻食粥好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17日 《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51期(总第827期 2001.12.17)
     中医认为,老年人慢性腹泻多属中气不足或脾肾阳虚,运化失职而造成。因此,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理湿止泻的原则。采用药粥调理有良效,今列举几则药粥供患者参考选用。

    1、参莲大枣粥 党参、干莲子、大枣各10克,粳米30克。先将党参、莲子碾细末备用;再将大枣用水略煮,剥去皮、核,取枣肉切碎,以煮枣水将枣肉、粳米、党参末和莲子末同煮为粥。早晚各温热服食1次。党参补中益气;莲子补脾止泻;大枣健脾和胃;粳米和胃止泻。诸味成粥共达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

    2、白扁豆粥 取炒白扁豆60克,粳米60克,同煮为粥当作早、晚点心温热服食,连服10天。白扁豆既可补养,又能治病,具有补脾胃,益中气之功效,同粳米煮粥,更能增强补脾益气的效果。如果再加些山药,效果更好。

    3、山药粥 干山药片60克,轧细过筛,加水调糊置炉上,用筷子不断搅动成粥,加白糖适量。每日服食3次。山药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慢性腹泻、大便溏薄等症,只要坚持久服,定可收效。

    4、芡实粉粥 芡实粉6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成稀粥,再将芡实粉加水调成糊状,加入粳米粥中,搅拌煮沸即可。芡实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治疗老年人下元虚损、小便失禁、大便溏薄。若配加茯苓则效更佳。服粥时可加白糖调味。常服有益。

    5、山药羊肉粥 羊肉250克,鲜山药500克,先将二味同煮烂,加水适量后入糯米250克煮成粥。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羊肉温补脾肾;山药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糯米补中气、暖肠胃。久食此粥,对慢性久泻、肾虚食少的老年人以及气血不足者有益。

    6、茯苓栗面粥 茯苓30克,栗子10克,糯米、小米各20克。先将茯苓及栗子碾成细面状,与糯米、小米同煮成粥。每日温服3次。茯苓健脾利湿;栗子健脾和胃;糯米益气和胃止泻;小米渗湿止泻。若常服,有良效。

    7、荔枝粥 干荔枝肉50克,山药20克,捣碎至软烂,下粳米100克煮粥,每日早晚服食。荔枝能补脾益肝,治老年人泄泻。加山药益肾固涩之品,效果更佳。痰湿较重者忌服。, http://www.100md.com(林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