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0
编号:10513867
专家建议:壮医药应全面引入高等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71期
     记者日前在对壮医药进行调查时,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议尽早将壮医药引入高等教育。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先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能制造和创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青铜浅刺针治疗疾病;在秦汉时期就已认识和使用了数十种动植物、矿物药材。到了唐宋时期,形成了包括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药刮、角疗、灸法、挑针、陶针及金针等具有10多种内涵的多层次壮医治疗方法,并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与浓厚的地方特色汇聚到祖国医学宝库中来。特别是在壮药的应用方面,有许多突出成就让壮族人民引以为自豪。例如,肉桂、八角、薏仁、罗汉果、蛤蚧等主产于壮族地区的名贵药材,已是人所共知。

    广西医科大学学者廖明德说,如此博大精深的壮医药,正面临着推广难问题,尤其是高精尖人才少,将壮医药引入高等教育,使之发扬光大,势在必行。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覃保霖开始对壮医陶针疗法进行了发掘整理,出版了《陶针疗法》一书,拉开了研究和开发壮医药的历史序幕。1983年,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族医药研究室,这是全国最早的壮医药研究机构。广西中医学院壮医发展史硕士生导师黄瑾明教授主编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全国最早的壮医药教材;黄汉儒教授主编的《壮士族医学史》填补了壮医史学上的空白。黄贵华等人的《壮医药理论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运用》首次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科研课题立项,标志着壮医药被纳入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轨道,为壮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科研成果为发展壮医药高等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广西目前有民族医药机构14所,其中民族医医院7所,民族药定点生产厂4家,这些机构分布在广西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几个壮族聚居地区。廖明德说,尽管从1985年开始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药方向硕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了10多位壮医药硕士研究生,但是这远远不够,许多壮医药“瑰宝”濒临失传。

    目前,广西中医学院专家学者有关壮医药的科研成果,以选修课、学术讲座、临床带教或课堂辅导、补充教材等多种形式,从1992年开始正式渗透到医学本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不仅形成了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教育的特色,而且为创办壮医药本科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壮医药方向本科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2001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生,使壮医药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壮医药纳入了正规的本科教育。广西医科大学博士李世康建议,靠广西中医学院“单打独斗”力量很有限,我国一些知名医学院校、研究所也应加入进来,将壮医药较全面地引入高等教育。, 百拇医药(王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