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489256
消化系统疾病(2004.11.0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35期
     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病情虽不重,但迁延难愈,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第19卷第9期报道了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科牛国民、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中医院内科孙秋来等医生临床应用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诊断依据全部符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五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条件,具备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胃镜表现和幽门螺杆菌(Hp)阳性。

    治疗方法:给予清胃汤,药物组成:大黄4g,黄连6g,藿香10g,砂仁10g,木香10g,香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餐前1h分服,忌辛辣生冷。2周为1个疗程,于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疗效判定: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无现代医学疗效标准,本组病例疗效标准依据症状及胃镜、Hp检测判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示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消失、Hp(-),共62例,占62%。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偶见红白相间,Hp(-),共20例,占20%。有效:症状略有好转,镜下病变有所好转,Hp(±),共10例,占10%。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胃镜示黏膜无改变,Hp(+),共8例,占8%。临床疗效证实:清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好,无明显毒副反应。通过自身对照,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总有效率达92%。

    牛国民等医生指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痛”(即胃脘痛)范畴。中医之胃痛,除慢性胃炎外,消化性溃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甚至肝、胆、胰疾患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胃痛症状。清胃汤实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合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意为“心下病,按之濡”,药证合参,其意似今之急性胃炎。大黄能攻能补,能降能升,寒热虚实皆可用,用之得当犹舟之有楫,车之有轮。浅表性胃炎以痞满饱胀,嗳气反酸,恶心纳差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故常以杀菌、H2受体拮抗剂、铋剂“三联”疗法治疗。参照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理认识,根据中医察证候以析病机,据病机立法制方的原则,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治之。方中大黄、黄连抑菌杀菌,促进胃肠蠕动,实可消除痞满胀饱,有“以攻为补”之妙;藿香、砂仁芳香化湿,助胃之清降;木香、香附理气宽中,顺胃气下行;甘草益气健脾缓二黄之寒凉以助药效。全方清胃而不峻泻,降气而不伐胃,寒温并用,清降兼施,共奏良效。,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