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432581
医药快讯(2004.05.3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51期
     9号10号人类染色体图谱绘就

    《自然》杂志近日宣布,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9号和10号染色体图谱的绘制工作,癌症、糖尿病和阿耳茨海默氏症均与这两条染色体有关。

    9号染色体中有95个基因与疾病有关,其中之一可抑制肿瘤形成。皮肤癌的形成与这种名为CDKN2A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密切相关。这个研究小组还发现一个基因与某种类似亨廷顿氏症的神经退化疾病有关。

    10号染色体共含有816个基因和430个假基因。测序工作表明,其中85个基因与疾病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引发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脑癌等。10号染色体上还有一些基因与复杂的代谢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关,例如1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阿耳茨海默氏症等。

    一个政府科学家国际协会去年宣称,他们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出了95%的人类遗传密码。
, http://www.100md.com
    但此后他们继续工作,破译这些基因的功能。这些基因约有3万~4万种,它们决定了组成人体的10倍于此数量的蛋白质的构成密码。加上这次的最新成果,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9条人类染色体的测序和分析。人类共有46条染色体——22对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者说,9号染色体共含有1149个为蛋白质编码的基因,此外还有426个假基因。

    新一代婴幼儿长大后患胃病风险将大大降低

    德国科学家在一项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与成年人相比,现在的婴幼儿长大后患各种胃病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据德新社26日报道,德国乌尔姆的流行病学家用3年半时间,对约1060名母亲和婴幼儿进行了随访调查。流行病学家赫尔曼·布伦纳说,在被调查的年满两周岁的婴幼儿中,只有2.4%的婴幼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一比例较以前大大降低。
, 百拇医药
    幽门螺杆菌寄居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常伴随人的一生。这种病菌被认为与胃癌、胃溃疡和胃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布伦纳认为,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可能是感染这种病菌的婴幼儿逐步减少的原因。

    流行病学家迪特里希·罗滕巴赫说,曾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改善婴幼儿的免疫能力,并由此减少他们患过敏症的风险。不过这次的调查没有证明这一论断。因为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婴幼儿患过敏症的风险并未增大,甚至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婴幼儿比未感染婴幼儿更易患上过敏症。(刘 向)

    德科学家从腺组织中成功获取干细胞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最新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德国科学家从人和大鼠的腺组织中成功分离出一种细胞,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成体干细胞的特征,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力。科学家们高度评价这一成就,认为是干细胞研究中的“开拓性成绩”。
, 百拇医药
    德国吕贝克大学在该学会的协助下,在一年半时间里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实验。实验中,一年多之前从多种供体组织取得的干细胞,迄今仍然能稳定增殖。这些干细胞特性稳定,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持久的增殖能力,并且能够在低温下长久保存。科学家们相信,经过合适的培养步骤,能够诱导这种细胞定向分化。

    吕贝克大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培养皿中的细胞经过数月后能长成几毫米大小的组织合成物,其中包含具备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特征的细胞和细胞层系,这一特征类似胚胎干细胞。不过,研究中这些细胞还没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形成心脏、肾脏等器官。

    研究人员说,这些干细胞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零下196℃的液氮中能完好保存,而不损伤增殖和分化的能力。这样,它们可以提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储存,使用时仍然能够保持活性。弗劳恩霍夫学会下属的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为此专门开发了微型保存容器,借助它,供体细胞或组织可近乎“无限期”地保存。

    德国科学界认为,人们由此首次获得了稳定和丰富的干细胞源,从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各种脊椎动物身上都能获得高性能的干细胞,而且无论年龄和性别差异,这在农业、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许多研究人员预计,胚胎干细胞将来在医疗应用中作用有限,因为胚胎干细胞的提取必须以牺牲胚胎为代价,会在伦理、法律方面引起很大争议。而成体干细胞存在于多种机体组织中,尽管分离比较困难,但应用前景广阔。

    (刘 向)

    英国每年4000人死于被动吸烟

    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仅英国每年就有超过4000人死于被动吸烟(吸二手烟)导致的各种疾病。健康专家进一步呼吁,工作场所、酒吧、餐馆等应该全面实施禁烟令。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发表的这份调查报告说,吸烟者在自己吸烟的同时,也使周围人吸入烟雾,进而导致这些不吸烟的人也产生各种相关疾病。其中每年有大约3600名65岁以下的人因为被动吸烟而死于肺癌、心脏病及中风等。报告说,英国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最容易受到被动吸烟的侵害。
, 百拇医药
    英国健康专家们称每年4000人这一数字着实“令人吃惊”,并指出如果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严格禁烟,这些死亡本可以避免。

    继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城市开始实施公共场合禁烟令后,爱尔兰在今年早些时候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而挪威也拟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

    科学家证实细胞线粒体基因病变导致衰老

    瑞典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体细胞内线粒体基因病变是导致人类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器官,它提供细胞新陈代谢的能量,起到“能源工厂”的作用。此前医学界一直怀疑,人体的衰老症状与线粒体的基因病变有着某种直接的关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基因学教授拉松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老鼠进行实验后证实了这一怀疑。

    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了线粒体基因的老鼠提前衰老,掉毛、驼背、骨质脆弱、贫血、繁殖力下降、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等衰老症状比正常鼠都要严重。拉松说,他们目前还不清楚线粒体基因病变导致衰老的机理,正在深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认为,线粒体基因病变并非人体衰老的惟一原因,细胞的其他部分肯定也对人体的衰老起着某种作用。
, 百拇医药
    他还说,他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寻找延长人类寿命的途径,而是要发现治疗贫血、心脏病、骨质脆弱这些与衰老相关疾病的手段,这些疾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吴 平)

    临床心理医师走红日本

    自杀、厌学、虐待儿童等现象已经成为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为更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日本九州大学29日宣布决定成立日本第一所培养临床心理医师的研究生院。

    该研究生院的专业为实践临床心理学,课程为两年,招生人数为30人,教师编制为13人。通常情况下,研究生都需要花时间写硕士论文,而这所研究生院却废除了论文写作,目的是增加实习时间,在有丰富临床经验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日本临床心理医师都要通过文部省临床心理医师资格认定协会的考试。截至2004年4月,日本共有1.15万人获得了临床心理医师的资格。
, http://www.100md.com
    九州大学人类环境学研究院野岛一彦教授说,目前社会对临床心理医师供不应求,希望这所研究生院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心理医生。 (何德功)

    美科学家发现人从睡眠中自然醒来的可能原因

    睡眠是人体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入睡、醒来,人们每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那到底人体是如何调控保证人到时候差不多能“睡醒”呢?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含有化学物质“组胺”的脑细胞,可能对人从睡眠中自然醒来起关键作用。

    据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报道,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精神医学研究所杰罗姆·西格尔博士说,研究人员此前对患发作性睡眠的狗进行实验时发现,狗在发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收缩素的脑细胞都中断了工作,但产生组胺的脑细胞却仍保持“正常工作”。“我们研究认为,产生组胺的脑细胞活动可能与保持人的清醒有关”。
, http://www.100md.com
    西格尔称,新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到底是大脑中哪部分活动,负责控制清醒状态下保持人的知觉和肌肉进行正常伸缩活动。这将有助于研制新的催眠或者促进思维活跃的药物,帮助科学家研究嗜睡症等睡眠疾病,同时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会昏昏欲睡。

    报道说,有嗜睡症的人睡眠会出现紊乱,经常突然之间出现无法控制的短暂深度睡眠,还会伴随出现肌肉无力等症状。

    日学者发现发芽糙米可预防老年痴呆

    日本名城大学鹈饲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吃白米和发芽糙米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其中发芽糙米对预防老年性痴呆症效果明显。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老鼠分为3组,第一组喂标准饲料,第二组喂白米混合饲料,第三组喂发芽糙米混合饲料。之后,研究人员开始观察3组老鼠的学习效果。喂饲料后第15天,研究人员对3组老鼠进行了通过1.2米水池的迷路实验,结果发现,3组老鼠到达目标的时间没有多大差别。
, 百拇医药
    然而,到第19天,研究人员对3组老鼠进行上述同样实验时发现,吃白米和发芽糙米的两组老鼠比第一次实验到达目标的时间平均缩短了67%,而吃标准饲料的老鼠只缩短了40%。

    到第22天,研究人员给3组老鼠脑内注入贝塔-淀粉状蛋白质,这种物质在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脑内被发现含量比较高。

    到第30天,研究人员让3组老鼠走Y字形迷路实验,以比较他们记忆力的下降情况。结果发现,吃标准饲料和白米混合饲料的两组老鼠记忆力下降了10%以上,而吃发芽糙米混合饲料的老鼠记忆力只下降了1%。研究人员由此推断,发芽糙米对老年性痴呆症有预防效果。(何德功)

    考生不可滥服保健品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临,许多考生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就买来各种保健品让其服用,专家提醒:考生不可滥服保健品,应科学饮食。
, http://www.100md.com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院教授王文礼说,为了保证考生有充足的精力参加高考,考生应全面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摄取主要是靠米、面、牛奶、豆类制品、蔬菜、鱼虾类、蛋类、水果等,考生还应多吃些植物纤维,它可以帮助清洁肠道,考前应提前60~90分钟就餐,吃水果时一定要洗净,高考前和高考期间最好不要吃油腻太大的东西。

    保健品的种类很多,有些广告宣传夸大其词,究竟该服哪些保健品,含什么成分的保健品才适合你的孩子,并没有做过认真的检验,因此保健品不可滥吃。考生只要合理膳食结构、保证营养全面就可以了。(石圭平)

    世卫组织提倡采用全球统一的紫外线指数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表公报,建议更多的成员国采用全球统一的太阳紫外线指数,以保护人们的皮肤健康,减少皮肤和眼部疾病的发生。

    紫外线指数是衡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国际标准尺度,由世卫组织与国际预防非电离辐射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制定。紫外线指数从1级至11级,其中1级强度最低,11级以上为危险级。
, 百拇医药
    世卫组织在公报中说,在盛行日光浴的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新增的皮肤癌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两个国家不久前开始采用世卫组织等制定的紫外线指数。迄今,阿根廷、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芬兰、法国、德国、希腊、以色列、墨西哥、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瑞士等国家都已经采用这一指数。

    公报说,世卫组织将继续与各国合作,以普及紫外线指数的使用,使旅行者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国家都能准确地掌握当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

    公报指出,热带地区之外的地方,太阳仰角最大的时候紫外线最强,如夏季的正午时分。海拔越高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越少。另外,靠近赤道、天空无云等也是紫外线强度增加的因素。因此,世卫组织建议人们晌午时分最好待在阴凉处,万不得已外出应该戴太阳镜、宽沿帽和穿防护服,并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15的防晒霜。(丁喜刚)

    我国科学家将实施三大基因组研究计划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教授28日在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揭牌仪式上宣布,基因组研究所将和国内同行一起实施三大基因组计划,从而使我国基因组研究再攀新高峰。

    这三大计划分别是以人类遗传与健康为科学主题的“炎黄计划”,以中药现代化为科学主题的“神农计划”,以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在强国健民上的应用为科学主题的“轩辕计划”。“我们将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开创新的领域,开拓新的思路,打下新的基础”。

    据悉,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将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就“肝脏蛋白质组学项目”、“构建军队组织器官移植配型数据库”等进行合作,并将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别在微生物基因组、规模化生命科学研究优势平台互动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是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基础上、经中央有关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国立研究所。过去6年里,在杨焕明、于军、汪建等一批研究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和国内科学家先后合作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中国卷”、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家蚕基因组“框架图”,使我国成为世界基因组研究的强国之一。目前,科学家们正和丹麦、美国等国的国际同行一起进行家猪基因组、鸡基因组的研究。 (李 斌)
, 百拇医药
    英国用冷冻21年精子育出健康男婴

    用冷冻精子进行人工授精一直是很受关注的医学问题。英国科学家最近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用冷冻21年的精子让一名妇女怀孕并产下了一名男婴,目前这个男孩已经两岁,而且身体健康。

    尽管这名小男孩是在两年前出生的,但是直到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圣玛丽医院才对外宣布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男婴父母的主治医生、圣玛丽医院高级胚胎学家格雷格·霍恩说,这是目前用冷冻时间最长的精子孕育出生命的例证,它说明长期冷冻的精子仍具有很强的活力,这将为那些接受长期癌症治疗、但又担心会丧失生育能力的年轻人带来希望。

    25年前,这名男孩的父亲当时只有17岁,但不幸患上睾丸癌。治疗医生告诉他,癌症治疗的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他不能生育。于是建议他,取出自己的一些精子进行冷冻保存,如果他治疗后真的不能生育,可以让他的妻子接受人工授精。于是,这名年轻男子取出了自己的一些精子,分装在放有液态氮的5个小瓶子里,5个小瓶子被冷冻在医院的冰柜里。
, 百拇医药
    之后,从1979年~1981年,医生开始对这名青年男子进行治疗。到1992年,这个已经30岁的男子痊愈出院。但他已经在治疗过程中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名男子的妻子立即想起了丈夫在治疗前存放在医院的5瓶精子。但是,也许是老天在开玩笑。这对夫妇努力了3年,解冻了其中4瓶精子,丈夫的精子还是不能跟妻子的卵子结合。

    2000年,他们鼓足勇气,在医生的帮助下,将最后1瓶精子放入了试管。丈夫的精子与妻子的卵子终于顺利结合了,而且长成了胚胎。2001年,这个来之不易的胚胎被医生小心翼翼地植入妻子的子宫,2002年,该男子的妻子生下了一个7斤多重的健康男婴。

    据科学家介绍,迄今,精子冷藏数年而成功受孕的并不多,所以这名男子的精子冷冻21年后成功受孕产子,可以说是创造了世界纪录。

    16公斤--孕期体重增加的上限
, 百拇医药
    为了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会不同程度地补充营养,但不少人由此担心产后不能恢复以前的身材。那么怀孕时体重增加多少,产后才不致于发胖?瑞典科学家最近给出了一个上限——16公斤。

    瑞典胡丁厄大学伊马娜·林耐等近日在欧洲的一个关于肥胖问题的会议上说,他们对2300多名瑞典妇女进行的调查显示,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不到16公斤的妇女,产后更容易恢复原来的重量并保持下去。

    在西方社会,一般女性怀孕时体重比原来重12公斤被认为是最健康的。但事实上有些妇女在这段时间内体重几乎不发生变化,而有些妇女甚至会增加30多公斤。

    在这项调查中,研究人员对其中563名怀过孕的妇女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观察。这些人中有30%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6公斤以上。怀孕前,这些人中体重超标的只占7%,1年以后超重的人占到12%,到分娩后15年31%的妇女超重。

    研究人员发现,怀孕时增重16公斤及以下的,产后能较成功地恢复到孕前的水平,即使比原来重了,幅度也能控制在2公斤以内。而若超过16公斤,她们在产后依然肥胖的可能性要翻一番。同时,胎儿的性别和调查对象在15年内怀孕的次数,对她们今后是否发胖没有影响。

    林耐说,他们的结论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但比想象的要准。据未参与这项调查的菲利普·詹姆斯说,对上述现象较合理的解释是,怀孕暴露了身体在发胖方面潜在的弱点。, 百拇医药(本版由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