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379594
医药快讯(2004.04.26)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35期
     体内缺少乳糖酶喝牛奶腹泻

    牛奶营养丰富,但许多人却无福享用,喝了反而会腹泻、胀气。德国科学家近日说,那是因为有些人体内缺少足够的能分解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所致。

    据德通社报道,科隆大学托比亚斯·格森教授说,乳糖只有分解后,其中的单糖才能够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为人体所吸收。格森说,“如果小肠中没有乳糖酶或者其活力低下,乳糖就不能被分解,而原封不动进入大肠,并被大肠杆菌代谢”,于是就会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如今许多食品中都添加乳糖,但实际上乳糖最初只存在于喂养幼雏动物的母奶中。因此,最初成年人体内并没有乳糖酶这种物质。直到人类开始驯养家畜,成年人开始喝牛奶时,其体内才开始慢慢形成这种消化乳糖的能力,而且主要是在欧洲人身上。

    德国吉森大学营养学教授米夏埃尔·克拉温克尔说:“乳糖酶的数量是由基因决定的。”相关基因在不同人种中存在情况也不同。克拉温克尔说,实际上人类有3/4的人口,主要是非洲人、亚洲人或者印第安人,都因体内没有足够的乳糖酶而无法消化牛奶。这并不是一种疾病或者过敏症。他说:“乳糖酶在成人体内的存在,更确切地说是例外,而不是常规。”
, 百拇医药
    克拉温克尔说,一般欧洲人及其在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后裔适合喝牛奶,“在亚洲,视地区不同,84%~100%的居民无法消化牛奶”。他说,中国人、泰国人和朝鲜半岛居民的饮食中,含钙丰富的绿叶蔬菜和豆制品占很大比重,并不靠牛奶来获取钙。即使在欧洲,也有大约10%的人喝不了牛奶,而且越往南比例越高。在欧洲南部大约30%的人喝不了牛奶,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则没有人对喝牛奶感到不适。(刘 向)

    英国科学家计划进行治疗性克隆人胚胎实验

    曾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21日向媒体宣布,他正在向政府申请进行克隆人类胚胎实验的许可,以研究运动神经元疾病。

    威尔穆特表示,他的研究小组没有克隆人的打算,实验工作结束后他们就会将克隆的胚胎销毁。

    引发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原因是,控制大脑和脊髓活动的运动神经元死亡。这种疾病会导致面部和喉咙肌肉无力,造成语言、咀嚼和吞咽困难,大约一半患者在确诊14个月内便会死亡。目前英国大约有5000人患这种疾病。
, 百拇医药
    威尔穆特研究小组的计划是,从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皮肤或血细胞中提取DNA,然后将其注入遗传物质被剔除的人类卵细胞中。随后,将其培育成人类胚胎。他们将从尚处发育早期的胚胎中提取细胞,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克隆出的胚胎在发育到数日后就会被销毁。威尔穆特说,如果实验成功,此项技术将有助于研究一系列破坏人类生理机能的神经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英国自2001年起批准治疗性克隆人研究,威尔穆特等人是向政府申请研究许可的第一个研究小组。他们的行为在英国引发了新一轮有关克隆人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争论。威尔穆特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因为发育早期胚胎并不具备人类的关键特点,因此我不认为利用其进行疾病研究是不道德的。”

    反对克隆人研究的机构“英国生命”称,无论是否在实验后将克隆胚胎销毁,都不能抹杀克隆人的事实。而英国运动神经元疾病协会表示,尽管这项研究会引起有关道德、伦理和宗教的争论,但只要实验合法,他们就会支持。(曹丽君)
, 百拇医药
    日本制成试验用人造眼

    日本爱知县蒲郡市生产眼科医疗器械的尼德克(NIDEK)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已制成了能帮助视力恢复的试验用人造眼。

    据日本研究人员小泽素生说,试验用人造眼由体外可录像照相机和体内的小型信号接收机以及向视神经传输图像信息的电极构成。内置在眼镜中的照相机捕捉的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被用红外线传送到埋入视网膜中的小型信号接收机,16个电极根据传送来的数据电脉冲刺激视神经,将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

    试验用人造眼像素还很低,清晰度不高,而且处于黑白阶段。如果应用于人体,要求画面清晰度更高,能够分辨颜色,而且安全性要高。因此,现在的人造眼还处于第一阶段,预计经过反复试验,有望在2010年可投入实际应用。 (何德功)

    治疗方式是否合理显著影响放疗效果
, 百拇医药
    日本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医院有没有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对接受放射线治疗的宫颈癌和食道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的影响。

    这项调查由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个研究小组实施。研究小组抽取日本国内75所提供放疗的医院,跟踪调查了1995年~1997年在这些医院中接受治疗的各种癌症的患者。他们发现,医院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放疗方式,可导致宫颈癌和食道癌患者生存率之间最高可能出现3倍多的差异。

    《每日新闻》近日报道说,宫颈癌3期患者若接受腔内照射治疗,即将能发出放射线的金属插入子宫以攻击癌组织的疗法,她们的5年生存率达64%,而未被施以腔内照射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3%。对于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4期的患者,采用腔内照射可使她们的5年生存率达38%,而没有接受腔内照射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3%。

    在用放射线治疗食道癌的过程中,放射线能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放疗的效果。
, 百拇医药
    为了能让放射线到达食道癌组织,一般要求使用600万伏以上的高能放射线装置,但因为条件所限,一些医院只能提供低能放射线治疗。此次调查发现,对于食道癌1期、2期患者,若放射线能量达到600万伏,他们的3年生存率能达44%,若放射线能量不达标,这一比例就下降到35%。

    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易导致动脉硬化

    日本筑波大学社会医学系谷川武近日发现,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吸入香烟冒出的烟雾或吸烟者喷出的烟雾,会导致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谷川以电力事业所几百名男性从业人员为对象,检查了他们血液中淋巴细胞、白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这些人包括363名吸烟者,180名被动吸烟者,另外作为对照的35人既不吸烟也不被动吸烟。

    检查结果表明,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7倍和1.3倍;白细胞的数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2倍和1.1倍。
, 百拇医药
    淋巴细胞、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杀死入侵人体的病毒和细菌,但是如果它们的数量过多,就会吸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并且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何德功)

    婴儿和大人同睡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搂着可爱的小宝宝睡觉是不少父母很乐意的事情,但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良抚养方式,因为嘴对嘴的呼吸可以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这种菌体可能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极其不易扑杀医疗。

    据《广州日报》报道,幽门螺杆菌已被证实为某些胃病的原因之一,如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同时,幽门螺杆菌也可能是胃癌的发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为50%~70%,但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发病,所有菌体中有五到六成含有空泡毒素,只有感染了含毒素的菌体才有发病的可能。

, 百拇医药     广州中山二院消化内科教授陈其奎说,幽门螺杆菌对人的威胁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父母搂着孩子睡觉,时不时亲一口,嘴对嘴呼吸,如果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容易通过唾液传给小孩。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工作忙,婴儿多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这些老人家常有把东西嚼烂再喂给孩子,或自己边吃边用同一筷、勺夹饭菜喂孩子的习惯。此种喂养方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率很高,且日后长大成人,也是高感染人群。

    聚餐吃大锅饭,在同一盘菜中,每个进餐者都可以用自己的筷子随意夹取,同一盆汤,每一个进餐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勺自由去喝,并且都直接入口。专家认为,亚洲地区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与其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同一个家庭中,常有多数成员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此也不无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人又没有很好的洗手和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去皮的习惯,在这些特定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居高不下。陈其奎说,改变不良居住环境,大人小孩分床睡;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提倡分餐进食,改变喝不洁生水的不良习惯;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切断口对口传播等,都是控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有效途径。
, 百拇医药
    台湾医院用高压氧疗法治疗非典后遗症

    台湾地区台北市立和平医院发现,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逐渐改善非典后遗症病人的症状。

    台湾非典病人在治疗期间因接受大量内固醇,治愈后出现股骨缺血性坏死现象,骨头严重疼痛,走路高低不平,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演变成长短脚,最后可能会无法行动。

    和平医院采用高压氧治疗,先将病人置于一个大气压的高压舱内,再释出百分百氧气供病人呼吸,借强迫吸氧使病人重新活化骨骼组织。有关人员说,这样持续治疗约半年时间,病人即可见效。(印高乐)

    专家提示“日晒病”不可忽视

    随着夏天的临近,火辣辣的太阳越来越多地与人们进行着“亲密接触”。街上的行人纷纷戴上太阳镜、撑起了遮阳伞,商场超市里的各种防晒护肤品也格外热销。有关专家表示,过度的阳光照射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应该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
, 百拇医药
    记者从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了解到,日晒伤是导致皮肤疾病的一个长期隐性“杀手”。晒伤与轻微烧伤一样,会出现疼痛、肤色发红和肿胀,严重的可增加各种皮肤病变(包括增生及皮肤癌)的危险,此时护肤品已不能解决问题,而必须到医院治疗。近年来就医的皮肤受损和皮肤老化患者中,不少是因晒伤所致。

    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党倩丽建议市民,如果皮肤晒得很红,但并未起泡,可用冷湿毛巾、纱布等敷于患处,或将患处浸泡于冷水中,以减轻疼痛,但不可抹黄油或人造黄油之类的东西,以免刺激皮肤。如果皮肤起泡,应速去医院治疗,切不可再暴露暴晒过的皮肤。当在烈日下运动、工作时,要戴上宽沿的帽子,不要把皮肤暴晒在阳光下,必要时可涂防晒霜。(三 秦)

    儿童远离泡沫饮料可防肥胖

    英国医学专家最近提醒说,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
, 百拇医药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只需减少汽水类饮料的饮用量,即能十分有效地控制儿童肥胖率。

    此前人们将儿童肥胖归罪于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以及喝不健康饮料等原因,而该中心的专家们却决定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泡沫饮料上。他们解释说,泡沫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并能被人体快速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如果儿童不能充分地消耗掉这些糖分,这些糖分便会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专家解释说:“我们认为,只要能劝说儿童减少泡沫饮料的饮用量,就能不同程度地防止他们肥胖或超重。”

    他们此次共选取了650名7~11岁年龄段的学校儿童,这些儿童平均每人每天饮用泡沫饮料两杯左右。研究人员让其中的半数儿童将泡沫饮料饮用量减少到每天半杯。另外一半作为对照组,在每天两杯的基础上每隔3天再增加0.2杯。

    学年结束时他们发现,前一组中,肥胖和超重儿童比率下降了0.2%,而对照组却上升了7.6%。专家们指出,与痛苦不堪的饿肚子减肥法相比,少喝点儿汽水孩子们根本不会反对,这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防止肥胖法,它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具有借鉴意义。
, http://www.100md.com
    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而美国更为严重:自1980年以来,超重儿童人数已翻了一番,而超重青少年人数增加了2倍。

    一种结合态雌性激素成为国际市场抢手货

    最近,一项用怀孕的伊犁母马尿液提炼的结合态雌性激素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据该项目负责人高晓黎介绍,这项技术主要是从怀孕母马的尿液提炼出一种结合态雌性激素。这种结合态雌性激素天然无毒,对于更年期妇女综合征、骨质疏松和冠心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有关业内人士说,此项技术的研发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国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项空白,同时意味着我国将获准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孕马尿结合雌激素,新疆孕马尿结合雌激素药物制剂的上市将打破美国60年的垄断历史。
, 百拇医药
    早在1942年,美国惠氏公司就研制上市了这种产品,并在全球垄断这项技术,伊犁也一度成为美国、德国等跨国集团公司的孕马尿原料基地。伊犁每年向德国出售数千吨孕马尿,但因为出售的是原料,经济收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目前,新疆一家企业已经在伊犁新源县开始小规模出口这种结合态雌性激素,预计大规模投产后每年将为新疆的农牧民增收1亿元人民币。 (张亚平)

    韩国发现新抗生物质对抗药性细菌有奇效

    据海外媒体报道,韩国科学技术部日前宣布,作为国家指定研究室的“生物体膜蛋白质结构研究室”的负责人,汉城大学医学院教授李凤镇(音译)在韩国本地青蛙体内发现了抗生效果好,且对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也有奇效的新型抗生物质“peptide”。

    据科技部介绍,此项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它将为有效地制服因滥用抗生素而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奠定基础。
, 百拇医药
    李教授说,青蛙为了抵御自然界存在的细菌,自身拥有利用抗生物质的防御体系。所以很长时间以来,青蛙一直是科研小组的研究对象。而此次发现的具有抗生作用的“peptide”体积很小,可以开发成为实用的药物。

    此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

    台湾茶农研究中药入茶

    台湾地区南投县一名茶农,破除一般人认为吃中药不能喝茶的禁忌,试验出乌龙茶加中药的新茶种,不仅保留了乌龙茶的茶香,还为茶品增加了中药的保健效果。

    这名茶农在与中医师的研究中发现,早期医书中有茶叶增加中药药效的记载,有些药方中还包含茶叶。于是他进行尝试,利用与传统乌龙茶不同的烘焙方式,在真空状态下烘焙茶菁,并找出了与乌龙茶速配的中药。

    据报道,新茶种适合台湾人口味,不会像一般茶叶饮用后不易入眠,具有安神、降血压的功效。(印高乐)
, 百拇医药
    专家警告全球心脏病发病形势严峻

    美国医学人员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心脏病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威胁。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尚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患上心脏病,而这一发病趋势目前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据美联社23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研究机构等共同发起的这项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死于包括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内的人数高达1700万,其中80%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主要研究人员斯蒂芬·利德说,心脏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健康威胁,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预防和医学救治,已使70岁以上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目前的问题是,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群心脏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利德介绍说,在30岁~59岁年龄段中,俄罗斯男性心脏病死亡率是美国的5倍,印度是美国的2倍,南非和巴西也明显高于美国。仅印度每年就有100万劳动人口死于心脏病,而这些人一般都从事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也是他们家庭中的支柱。
, http://www.100md.com
    在调查报告的序言中,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的代表德里克·亚奇说,这份报告对各国防治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改变人们以前对于心脏病发病年龄等的一些错误认识。

    利德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心脏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威胁健康的问题,还会对经济发展等产生严重影响,各国应通过采取对制烟业征税、禁止香烟广告等多种措施来防治心脏病。同时,政府应该向人们普及心脏病的防病知识,呼吁人们通过多加锻炼、合理饮食等途径保持心脏健康。

    疟疾威胁非洲6亿人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2日发出警告说,目前非洲大陆有超过6亿人受到疟疾的侵袭,因现有药物治疗几乎不起作用,而新的改良药物尚未广泛应用,这些人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

    世卫组织日前发布一份声明说,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必须尽快寻找新的药物和医疗救治措施,挽救各自国家众多疟疾患者,国际组织也应向非洲国家捐助更多的资金以帮助他们战胜疟疾。
, 百拇医药
    声明说,撒哈拉以南非洲疟疾患者人数已超过6亿,而且大部分为儿童。由于根本得不到有效治疗,这些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世卫组织解释说,现存的廉价药物已经使用了许多年,疟疾寄生虫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如今在很多地区这些药都已经失去效力。

    据世卫组织介绍,疟疾肆虐非洲20多年来,只有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合疗法(ACTs)首次证实能获得比较高的治愈率,但它尚未广泛应用,且药价高昂,每单位剂量就需花费2美元,是以前一些普通药物的10~20倍。

    自2002年开始,战胜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全球基金会已经帮助包括布隆迪、南非、肯尼亚、喀麦隆等在内的15个非洲国家采用这种新疗法抗击疟疾。世卫组织说,其他非洲国家今年也可能相继采用新疗法。

    人道主义救援组织“医生无国界”称ACTs疗法是拯救“非洲的希望”,因为疟疾目前已经成为非洲儿童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百拇医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