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10367168
姜在暘坦陈:“金银招牌”背后的酸甜苦辣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17期
     无论业内、业外人士,提起中医治疗肿瘤,十有八九首先会想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广安门医院,可以说,中医肿瘤科是该院名符其实的“金招牌”;而医院的肛肠科以及近年崛起的针灸科、泌尿科等在京城内外老百姓中也颇有名气,可谓是 “银招牌”了。而在这些“金银招牌”背后,医院姜在暘院长坦陈的酸甜苦辣,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打造一所真正“一流”中医院的道路格外艰辛、漫长;也让人对打造者们恪守治院道德和中医药信念肃然起敬。

    认认真真做事

    近年,我国的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大量借鉴、融入国际化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医院管理提出更加严格、规范的要求。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想毫不费劲地使医院从表面上快速、规范“达标”也有“窍门儿”,因为有专业公司可以承包医院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认证,只要花钱就“OK”了。但广安门医院却选择了“笨”办法。他们是北京地区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起步最早的中医院,但至今还没有完成。原因就是姜院长的一句话:“我们做得很认真”。就说做业指导书一项吧,会找“窍门儿”的完成二、三百份就通过认证了,他们至今已完成了七、八百份,还在继续做;对于管理方案设计更是要求精益求精,设计者即便是最有名的专家,如果不懂医院管理也会被“炒”。他们为什么如此跟自己“过不去”?姜院长解释说:“过去,我们在管理方面虽然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执行得不理想。原因就是制度订出来、挂墙上,就‘拉倒’了,没有监督反馈。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内审员、定计划评审、写出‘不合格’报告,你要针对这些‘不合格’报告给一个落实措施。过后,你落实没有?不但自己内部要检查,还要有外部的认证机构检查。我们认为,必需认真地逐项落实、做好,因为它是一个能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 百拇医药
    医院药品采购“猫儿腻”多,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最常见的是,哪家药品供应商与医院进药相关部门关系好,就能得到这家医院用量大或价格高药品的购药合同,尽管有时这些供应商所供药品的价格偏高、药效也不太好。为了深入了解其中的“门道儿”,从下午一点半到夜里九点半,姜院长一直跟着相关人员,参加他们的药品招标采购讨论、确定目录。然后,他组织制订出药品采购原则,并责成纪检监督执行。医院为了购买ECT请来专家论证。在经济利益趋动下,有些专家之间说法大相径庭。院长们为了掌握真实情况,亲自跑到多家著名大型医院考查论证。对于这些,姜院长感慨地说:“药品采购是院长的职责吗?买医疗设备用得着院长亲自去论证吗?这些真是牵扯了我们大量精力。但是,这责任太大,如果你不深入进去,不尝这个‘梨子’,就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老老实实做人

    保证中医治疗率,即中治率,曾是中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是否合格的关键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又难以操作。为此,各中医院都有一些“巧妙”对策。姜院长则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他说:“病人的主病、主证采用中医药治疗才算中治率。但是例如,肛肠科的瘘管必须手术切除,不做手术能治好吗?可是因为采用了西医手段,不是纯中医治疗,就绝对不能算中治率。那怎么办?有些医生只能改变第一诊断。因为,瘘管里老是往外漏着“水儿”,周围一定有湿疹,就把第一诊断改成肛周湿疹,而这不是开刀能治好的,必需坐浴用中药泡洗治疗,这是主病主证采用中医药治疗;第二诊断才是肛瘘,治疗手段是做手术。这样就保证了中治率。长此以往,一些年轻医生就弄不清哪个是真正的第一诊断了。再说,病人是来治瘘管不是治湿疹的,你怎么把第一诊断写成湿疹了呢?就为了逃避国家监督、满足中治率?所以,我想来想去,感到不能这么干,否则会把一代人都毁了!这就是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我们思想观念‘不解放’的一个方面。”
, 百拇医药
    北京市政府规定各医院的医药总收入年增长不允许突破9%,其中药品收入增长不能到8%,广安门医院一直在照做。除此之外,他们也非常注意遵守政府的各项其他规定,所以去年获得了北京市医保工作一等奖,共得价值45万元奖励。获此殊荣者全市总共11家,而中医院仅此1家。姜院长为此感到自豪,他说:“尽管有的药厂已跟我们合作很多年,但如果药品没有了竞争优势,照样会被‘枪毙’。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多花‘冤枉’钱,也不赚‘昧心’利润。”但是,有些医院尽管从未获奖,却得到了比广安门医院更多的“实惠”。例如,有的医院在几年内业务收入增加了几千万元,还有的医院业务收入每年增加20%以上,而他们的业务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医药总收入增加早已突破了国家规定。谈起这些,姜院长心酸而郁闷地说:“我们现在看一个感冒,卖一块钱的药,才赚一毛五。同样的病,人家就敢开一百块钱的药,赚15块。其实,我们也可以‘违规’不控制医药总收入,全卖贵药,让病人过度消费。但我们觉得那不是长远办法,还是想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可是,在这种市场经济下,做老实人有许多很大、很大的难处!”
, 百拇医药
    踏踏实实办院

    中医住院的病人日均消费低,曾被认为是中医治疗的优秀指标。但是,中医疗程平均却是西医的1.5倍左右,即便是日均消费低30%,总消费还是高于西医!仅此一条就可以作为各中医院不景气的重要理由。作为中医院院长,姜在暘同样感觉到生存压力之大。他说:“按现行机制,政府如果给医院‘断奶’,我们就很难‘活’下去。为什么?我们去年的利润才一千万元左右,没有钱投资医院建设,是政府每年拨给各种专项资金补助两、三千万元,才使得医院规模扩大、实力加强、固定资产增加。”但是,谈到医院的发展方向,姜院长却初衷不改,他说:“尽管,我们面临很大生存压力,在改革中也还没形成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但是,我们挂着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么块牌子,背负着进行中药临床研究的任务。因此,我们天生就被摆在中医药这个‘大框框’里,就必须得走发展中医的路。特别是现在,中医院就得发展中医,就得研究中医,不然中医就萎缩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还要坚持做这件事,把自己现有的事情办好、做强。”因此,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姜院长的“口头禅”。
, 百拇医药
    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

    首先,是精心打造有特殊疗效的中医特色科室。勿庸置疑,这就是医院那些已经过三、四代人辛苦创建,至今还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金牌”、“银牌”专科。谈起这些工作,姜院长颇为感慨,他说:“一个学科真正建设好,使它的中医优势能完全发挥出来,包括人才培养,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一直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引进人才。”

    再者,是努力提高相应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例如,尽管,广安门医院现在已有620张病床,居北京地区中医院之首,但与同类西医院相比规模还是太小。随着重点专科的不断发展,病房容量则不断成为医院建设的重点问题,即肿瘤、针灸、肛肠、泌尿、呼吸等科室的床位日益紧张,病人住院常要排队等床。这几乎成了姜院长的“心病”。他说:“病房楼刚启用的时候,总共400张床,大房间6张床、小房间3张床。后来,我们成为三级甲等医院,增加至505张床,变成大房间8张床、小房间4张床。但是,这样不行,条件太差!4个人挤在一个小屋、8个人挤在一个大屋,一人打呼噜大家都睡不好觉,抢救一个重症病人其他病人全都受影响,太不人性化了!特别是,现在老百姓的住房条件都改善了,家里空调、电视、电话什么都有,谁还到你这儿来住院?所以我们得改变住院条件。我们自筹资金,进行过一次病房改造,投入了一千多万元,把能分割的大房间都用隔断墙变成小房间了,但有的大房间因为建筑方面的原因无法改造,病人就不愿住。所以,现在,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把医院旁边的地买下来,盖病房楼。”
, 百拇医药
    而对于现代医学专科的引进,广安门医院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例如,对于用准分子激光仪治疗近视,尽管明知比针灸治疗收入多得多,但由于对发展中医这个办院主流没有直接推动作用,他们就不引进;而对于能够明显提高中医疗效的西医治疗手段,尽管利润并不很高,他们却积极引进。

    另外,特别是对目前各医院兴起的新一轮大型医疗设备拼比、竞争,姜院长颇有看法和想法。他说:“有材料证实,北京市的CT、核磁等大型医疗设备比有些国家的还多,但使用率仅40%左右,浪费了国家那么多钱!这是医疗市场不正当竞争的一种表现。”但是,怎么改变这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而使医院发展在医疗市场中进入良性循环呢?他说:“我希望成立中医院医疗集团,北京市哪个医院组织我们就参加。因为,医疗集团能够做大、做强,特别是有许多资源可以大家共享、合理配置,包括医疗设备、声誉、专家群体等,可以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当然,增强竞争力的目的不是为了排他,而是因为这样才具备实力。例如,仅药品、医疗设备采购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哪个供应商能不在乎这么个大市场?这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目前,姜院长也在不断探索,寻找实现这个愿望的机会。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生存与发展中医的矛盾对于多数中医院来说,似乎越来越突出了。究竟为了医院生存“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对,还是中医院就要姓“中”对?至今没有定论。也许在多元化社会,中医院的生存发展就是要走多元化道路吧。但是,无论如何,广安门医院所坚持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值得很多中医院深思和借鉴。, 百拇医药(胥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