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367164
耳鼻喉科疾病(2004.03.25)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17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耳鸣效佳

    耳鸣是耳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形式多样。轻重不一,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和痛苦,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对一些顽固性耳鸣则仍无良策。近年来,常占廷医师等所在的陕西省米脂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1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并附有典型病例1则。

    全部病例均为该院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35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中药用耳鸣康饮,其方由葛根、磁石、钩丁、丹参、生地、郁金、黄柏、丝瓜络、山药、路路通、丹皮、泽泻、菖蒲所组成。每天2次,每次150ml,饭后服用。西药常规给药:维生素B1、维生素B6、谷维素各20mg,每日三次,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5mg,口服,每日2次。扑尔敏4mg或西地泮5mg,口服,每日三次。对照组:单纯口服上述西药治疗。在治疗期间,忌饮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食,14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135例中,治愈43例,显效57例,好转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1%;对照组72例中,治愈9例,显效22例,好转2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达71%。
, 百拇医药
    祖国医学对耳鸣早有记载,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中所说“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熵熵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中医认为,肾藏精而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气充沛,髓海得濡,则听力敏锐,如其素体不足,或病后精气未充,恣情纵欲等,均可导致肾精伤耗,髓海空虚,发得该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耳鸣不绝,心烦不舒。据此,常占廷医师等认为,治疗该病应滋阴潜阳,通络化瘀开窍,而以上所用耳鸣康饮方中诸药合力,正奏此功效。以上所做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显示,该中药方配合西药常规给药治疗顽固性耳鸣疗效显著。常占廷医师等指出,应用中西医结合之法治疗顽固性耳鸣,既发挥了西医的专长,又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且费用低廉,无痛苦,易接受,疗效确切,是一种广大耳鸣患者认可的疗法。B20(以上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供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有优势

    慢性鼻窦炎大多是因为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致。鼻窦炎的病理表现为:黏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血管增生,黏膜水肿、增厚,日久渐呈息肉样变,骨膜亦可增厚,骨质被吸收而致窦壁骨质疏松。《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1期报道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碧波、陈望燕等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观察治疗了525例患者,其中男302例,女223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2岁;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1年3个月。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鼻窦内窥镜手术加西药组(对照组)230例,鼻窦内窥镜合中药组(治疗组)295例。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患者鼻窦冠位CT片提示的病变范围及部位,在鼻窦内窥镜直视下,切除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组织,扩大窦口,改善和重建鼻腔和鼻窦通气引流功能。手术前后静脉滴注抗菌素、超声雾化吸入及滴鼻剂治疗。治疗组:口服自拟鼻通合剂(辛荑、白芷、川芎、酒知母、黄芪、白术、白矾、郁金、木通、酒黄、当归、苍耳子)每日3次,每次30~40ml。术后第三天起,以中药鱼腥草制剂冲洗鼻腔,每日1次,15~2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术后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鼻腔冲洗,每日1次,15~20天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鼻窦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窦内窥镜检查可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无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鼻窦内窥镜检查可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结果显示:治疗组295例中,治疗周期最长者51天,最短者23天,平均28.5天。对照组230例中,治疗周期最长者60天,最短者28天,平均35天。两组治愈率都在95%以上,但两组在治愈周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张碧波、陈望燕等医生指出: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虽病在鼻,但与脏腑虚弱、经脉失畅、气血不和有关,主要与肺脾两脏虚损关系密切。肺脾气虚,清肃不力,清阳不升,气血运行不畅致湿浊停聚窦窍,使鼻窍窒塞,浊涕不断,浊阴上扰清窍,则头痛脑胀。鼻通合剂中,以辛荑、白芷、苍耳子除湿、芳香通窍;川芎、郁金、当归行气活血;酒知母、白矾、木通、酒黄清除窍隧脓疡;黄芪、白术补气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排脓、化湿通窍之功。鱼腥草制剂不但具有抗生素般的抗菌作用,更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且没有耐药性,也没有菌群失调、肝肾功能受损等毒副作用,临床疗效证实:鼻窦内窥镜手术加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百拇医药
    通鼻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支气管哮喘中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特殊类型。目前中医专家尚未对其证治形成统一意见。自2000年起,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的李青医师为了观察鼻肺同治对CVA的治疗效果,运用通鼻宣肺法治疗了CVA42例,并与30例做了对照,疗效显著。《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7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鼻宣肺法进行治疗,其基本方剂为止嗽散加味(方由紫菀、百部、地龙、桔梗、白前、僵蚕、荆芥、陈皮、蝉蜕、甘草所组成)合苍耳子散(方由苍耳子、辛荑、白芷、薄荷所组成);对照组运用止嗽散加味不合用苍耳子散。两组加减法:恶寒喜暖、痰少稀白、舌淡苔白偏寒者加炙麻黄、细辛;口干口臭、痰少稠厚、舌红苔黄偏热者加黄芩、桑白皮;恶风汗出、气短倦怠偏虚者加黄芪、白术。儿童药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400ml,分2次服用。15天为1疗程。经治疗后,治疗组42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86%。对照组30例中,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73.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合并变应性鼻炎22例,其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2、8、2例;不合并变应性鼻炎20例,其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2、7、1例,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中医学用“肺开窍于鼻”来说明肺与鼻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若患者素体秉赋异常,加之外邪(包括病毒感染、变应物、物理化学刺激等)反复侵袭,导致肺气失宣,肺气的卫外功能失常而呈过度敏感状态,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则从此稍遇外邪袭扰,迅即鼻窍不利,气道挛急,喷嚏、咳嗽阵作,呈现急欲鼓邪外出之象,终成变应性鼻炎或(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之病,若病延日久,病位日深,亦可出现喘息气急而发为典型哮喘。以上李青医师所用的通鼻宣肺法中,止嗽散可宣肺止咳,加用蝉蜕、僵蚕、地龙舒缓气道;合用苍耳子散可宣鼻通窍,故适宜治疗CVA。以上疗效观察结果亦表明,通鼻宣肺法治疗CVA疗效显著。,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