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神经内科
编号:10192328
嗜眠病缘于某种脑细胞损失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3日
     嗜眠病是一种睡眠紊乱症,给大约13.5万名美国人带来严重困扰。其症状表现为:周而复始、无法控制地出现白天睡眠和夜间睡眠失调。嗜眠病症状通常首先出现在青春期。目前,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发现了引发嗜眠病的原因。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在日前发表的由他们各自独立进行的两项研究报告中指出,某种脑细胞,即含有一个缩氨酸的神经元的损失,导致了这种病症的发生。

    通过试验,研究人员发现,患有嗜眠病的患者大脑中含有的特定神经元比正常人平均减少90%,而且在患者大脑中只有这种特定神经元缺失。研究人员分析,导致人们在出生后神经元发生退化的原因可能是自体免疫疾病。当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身体的某一部位当作一种病毒或细菌而发生免疫反应时,机体就会发生自体免疫性疾病。而嗜眠病患者的大脑组织形态与患有其他自体免疫病者的大脑组织形态相似。

    斯坦福大学嗜眠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伊曼纽尔·米格特说,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由于某种脑细胞损失导致这种症状产生,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恢复失去的东西,这就像早期发现糖尿病人缺乏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注射疗法的产生一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给患有嗜眠病的狗补充特定神经元,可以在短期内逆嗜眠病症状。他们表示,五年之内,类似的疗法将有望用于人体同类疾病治疗。

    37c医学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