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92518
怀念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拓者邝安堃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84期
     邝安堃教授(1902~1992年)是我国著名内科学家、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杰出的中西医结合专家——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开拓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国医学科学特别是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中医现代化发展做出的先驱性、奠基性贡献;不会忘记他对促进中西医结合所做出的开拓性、原始创新性科学贡献;不会忘记中西医结合界一代宗师那德高望众、谦虚热情、平易近人、为人师表的学者风范,以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博学善思的科学精神……

    弘扬邝安堃教授的爱国主义精神

    邝安堃教授,早年(1919年)留学法国,1929年即任法国(巴黎)国立医院住院医师,成为考上这一职务的第一个中国人,1933年又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法国老师“认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丰富多彩,学习内科来研究它,比较合适”的启发下,邝安堃教授才选定了内科作为终身专业,并立下雄心壮志,毅然回国,报效祖国医学事业和人民健康事业。由此可见,邝安堃教授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医学家。他为我国医学发展、为我国人民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更突出地表现于他对祖国医学的热爱,并致力于中医药学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邝老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水远激励着我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百拇医药
    邝安堃教授是“西学中”的楷模和典范

    众所周知,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即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开创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老前辈们,无一不是虚心向中医学习、刻苦钻研中医药学的楷模。

    邝老,在他已成为一位造诣高深的西医内科专家,已在高等医学院校从事西医临床和教学工作数十年的时候,虽然他已近60岁,为了学好中医,研究中医,还拜著名老中医陈道隆先生为师,听陈道隆老师讲解中医理论,跟随陈道隆老师临证实践,虚心向陈老师学习。而且在师徒之间“形成一种尊师爱徒”、“轻松愉快的气氛”。邝老曾说,能跟随陈道隆老师学习中医,是“如愿以偿,如鱼得水”。他不仅拜陈道隆为师,而且不失良机地向姜春华、张镜人、张志英、丁济南、程门雪、黄文东、丁济民、顾瑶荪等著名中医学家虚心请教,与他们结下良师益友之情。跟随中医专家、教授学习中医理论、临床实践,达到“乐而忘返”之境地。
, 百拇医药
    另外,邝老在陈道隆老师指导下,更是努力自学、刻苦研读中医著作,如顾松园著《医镜》、严西亭等著《得配本草》、《王旭高医书六种》、《吴门治验灵》等等,都是他孜孜不倦反复研读的中医著作。

    邝老对中医药学的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一直为人所称道。

    邝安堃教授“闯出了一条前人没走过的道路”

    “闯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道路”,是邝老当年留法回国时立下的豪言壮志。他回国后为新中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先发现异烟肼引起男性乳房增大的学者之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医师之一;他和同事们首次诊断并治愈了国内第一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国内最早诊断血紫质病的医师之一。

    同时,邝老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学理论,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研究,更取得卓越成就:他是新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他是世界上第一个“阳虚”动物模型研制成功者,从而开辟了中医药学现代动物试验研究方法;他是我国最早开展中医“阴阳学说”的现代实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是我国第一个提出从内分泌角度进行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学者(邝老为《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五周年题词便是“架内分泌之桥梁,走中西医结合之大路”);他首先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位素室同道测定了各种“虚证”病人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AMP)及cAMP/cGMP比值与阴虚、阳虚变化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首先开展性激素水平与“肾虚”关系的研究等等。
, http://www.100md.com
    邝老以他毕生精力和科学研究,实践了他的“闯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道路”的诺言,为中医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及促进中西医结合,做出了创新性科学贡献。他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不仅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更启迪了一个时代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邝老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时期一代宗师。

    永远怀念敬爱的邝安堃教授

    邝安堃教授,受全国中西医结合界的拥戴,在担任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名誉主编期间,为学会及杂志工作,不辞辛苦、不怕困难,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关心、爱护,对学会及杂志的开创,做出了令人难忘的历史性贡献。邝老生前,在科研、教学、著作等身的百忙之中,而且已是八旬高龄,仍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出席学会的工作会议、学术会议、编委会议等。每出席学术会议都是身体力行发表学术论文,做学术报告,参加学术讨论……。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办时期不断在杂志发表论文,用科学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基础;探索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对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起到有力的向导和推动作用。他每次到北京都要到《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对编辑(部)工作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指导。编辑部的同志们受到极大的鼓舞!直到今天,回忆邝老出席学会工作会议、学术会议、编委会议或到编辑部的情景,他那平易近人、慈祥和霭的学者风范,依然历历在目、音容犹在。

    邝安堃教授不仅仅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崇敬的一代宗师,也是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界共同崇敬的一位德高望众的医学家,我国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应以敬爱的邝老为榜样,发扬邝老的敬业精神、科学精神、爱国精神、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开拓创新精神及坚持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精神。团结起来,共同为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发展而努力奋斗!邝老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百拇医药(陈士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