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537
引领肝胆病学术 科研攻关硕果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35年发展历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24期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的成立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分会的肝胆病学组,再到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和现在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至今已35个春秋。

    分会组织、团结全国中医肝胆病学者,以中医肝胆病为学术交流平台,以共同的中医肝胆病事业发展为追求,以多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学术顾问为核心,持之以恒开展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

    1984年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肝胆病学组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全国中医肝病大会。1990年成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4月在北京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158人,常委38人,主(副)任委员11人,专家顾问10人。2016年成立青年委员会,委员45名,副主委4名。肝胆病分会成立5年来,在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精准扶贫、科普工作等方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引领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度总结大会上,肝胆病分会被评为精准扶贫先进分会、李秀惠主委被评为届满分会优秀主任委员。

    坚持学术引领,规范临床诊疗

    制订标准,规范诊疗

    中医药治疗各种肝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与时俱进,发挥学术团体的优势,组织全国中医肝病研究工作者共同攻关,于1991年制订颁布了《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肝硬化腹水中医疗效判定标准》《乙肝系列中成药用药指南》等并在全国推行实施。其中,《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列入国家中医内科教材,成为肝病科研中引用最多的指南。分会还完成了中医病名标准化方案肝病部分病名标准化方案的制订,为中医药治疗肝病的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2015年以来,肝胆病分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李秀惠主委带领下,组织制订并颁布指南10部(其中分会牵头3部,委员牵头7部;修订指南6部,新制订指南4部);分会牵头制订并发布8个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组织制订4个中成药专家共识。

    在李秀惠主委带领下,肝胆病分会每年完成一项指南制订,对推动临床规范诊疗、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快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T/CACM 004-2017),是肝胆病分会全面修订了199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于制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医、教、研、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版吸取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5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