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9625
中药饮片制造拥抱智能化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78期
     “搭建饮片智能生产平台,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实现饮片生产智能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第三届雷公论坛汇聚国内中药炮制专家学者以及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生产、智能制造等行业代表,研讨中药饮片智能制造

    科技创新助推中药饮片迈向智能化生产。

    中药现代化和智能制造,是影响中医药发展和国际化的关键。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中药智能制造步伐加快,取得了显著进展。而在当前中药饮片生产中,自动化与信息化基础仍相对落后,与实现全过程智能化控制的目标相距尚远。

    面对行业发展需求,众多中药饮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中药饮片“智造”也在不断探索,并大大改善了中药饮片生产的现状,为实现饮片制造行业的装备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建立“智能工厂”做了积极准备,一些企业还探索建立了中药饮片行业智能制造的示范样板和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智能制造的示范项目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饮片行业智能制造的许多实质性、共性和个性的内容和可实行的途径都将在这个探索实践过程中产生,诸如中药饮片生产关键技术、智能制造设备、工业软件开发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举办第三届雷公论坛,就是要搭建饮片智能生产平台,组成联合攻关团队,争取早日实现饮片生产智能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主任委员、辽宁中医药大学贾天柱教授指出。此次论坛由中药炮制分会主办,陕西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

    开启饮片炮制应用“三智”时代

    传统的中药饮片生产简单粗陋,往往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与此对照,近年来一些“非饮片”如配方颗粒、超微饮片、破壁饮片却在迅猛发展。饮片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能抱着传统特色而裹足不前”,贾天柱认为,“必须发动一场饮片革命,这就是科学炮制”,借鉴融合高新技术,推进标准化中药炮制及饮片加工,同时推进智能煎煮、智能调剂,通过“三智”应用,实现饮片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

    饮片行业要坚定不移地走“四新八化”的发展道路,即“新饮片、新设备、新辅料、新工艺”,以及“饮片行业药材来源基地化、炮制工艺规范化、炮制机械现代化、质量控制客观化、检测手段科学化、饮片质量标准化、标准规范专业化、计量包装规格化”。

    建立智能生产线,则须“五家联合、四机联动”,即“饮片生产企业、炮制设备生产企业、智能控制企业、医疗部门、教学科研部门”联合攻关,开发“饮片智能生产设备、仓储设备、调剂设备、煎药设备”。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行业智能化成果,如烟草、食品、茶叶等智能生产制造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饮片生产从手工作坊、简单机械加速走向电动控制和智能控制。

    智能生产线是机械设备与智能控制的连接,从中药材加工成为饮片,涉及洗润切、干燥、包装、仓储连接等多个环节,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先建立针对条形、块状、皮、叶、全草的不同单线,再研发“万能”生产线,同时建立炒炙煅装线、蒸煮切干线,在所有工序上逐渐实现智能化。最终形成净制、洗润切、干燥、包装、仓储、调剂、煎煮的全过程智能化生产。

    探索饮片智能化生产新路径

    饮片企业是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主体。近年来,一些饮片企业在智能化生产方面不断探索。安徽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长达介绍,该公司正在建设白芍智能化生产线,通过上料输送机、筛选机、鼓泡清洗机、带式漂烫机、带式冷却机、鹅颈输送机、滚筒脱皮机、六工位挑选输送机、转盘式切药机、烘干机以及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研发和投用,改变了传统加工模式,由散而乱的加工方式向集约化、专业化和智能化转变。

    盛实百草药业则通过机械传送带、风力选别机、振动筛选机、投料器、人工选别、金属检测机、包装称重机建立起联动生产线,并通过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建立起智能化生产体系。该公司质量部长曹丽娟表示,将继续探索建设以生产工艺特点相近的、类别饮片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按生产品种及工艺路线,有机组合生产单元,实现多条联动生产线,实现联动线分单元运行生产;建设自动检测控制技术与信息互联技术组合应用的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建设自动检测控制技术,制定各环节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实现中药检测标准化,提升炮制控制水平,并利用信息互联网技术,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以及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提升工艺质量控制水平。

    安徽济人医药集团总经理朱月健表示,作为安徽省科技厅确定的中药饮片自动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集团旗下的安徽普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建立了智能化生产线。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保证了饮片质量的稳定性;通过关键过程控制指标的设立和关键智能设备的核心组合,保证了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利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实现了中药饮片生产的过程管理,提升了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了中药饮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逐步解决智能化进程难点问题

    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还面临不少实际困难,参会专家指出,目前饮片企业应用信息化设备的不足5%。其原因在于过低的产业集中度,品种多样且工艺具多元性、原料质量稳定性不强以及饮片加工设备的工艺适应性较差等。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云认为,饮片产业创新要从管理上着手,按工业产品生产中药饮片、按SOP进行生产,同时还要以增加效率、提高产能为目的,研发更新设备,“把炒药锅变成炒药机,把蒸煮锅换成蒸煮生产线”,还要研发斜片机、刨片机、参茸片机等专用切片设备。同时,他也指出,人才观的更新也很重要,智能生产需要更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从“老药工”转化为“工程师”;复制饮片的智能制造是难关,多个生产单元的集成,更复杂,更需要智能制造,而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对复制饮片的智能制造,所以,复制饮片生产的智能制造最能代表饮片行业的制造水平;中药炮制专业高等教育内容亟待更新,建议增加机械学原理、机械设备有关知识、建筑学基础等有关知识,并增加工厂实习从而适应新的智能化生产发展需求。

    南京中医药大学蔡宝昌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制开发了中药智能制造联动生产线,推出了适合临方炮制、智能制造和精准服务的多功能中药加工平台,包括打粉机、粉碎机、切片机等。在提高中药饮片精细化生产管控能力的同时,他更加关注中药材可追溯体系建设、中药材和饮片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以及中药饮片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开发,致力于构建中药材和饮片产供销平台保障体系以及创新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和仓储专业技术。从中药饮片生产的每个环节下功夫,为保障饮片智能化生产的实现提供更多支撑。(任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