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5463
以我所能 为周围群众服务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24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早在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便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作为一个从事临床50余年的基层中医工作者,我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到进入新时代,应有新作为。

    重温四大经典

    中医经典理论是中医的本源,学好用好经典是中医成才的内在规律,是发展好中医的根基。在经历过若干年临床实践之后,我认为应该重新把心思放在读经典上。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继承,应该穷尽一生,但我必须尽己所能,不遗余力,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耕牛精神,以“李时珍二十七年成本草”的坚忍意志,以清初名医程国彭“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的专注精神鞭策自己,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

    同时,根据“大医精诚”的要求,加强医德医风修养,始终以“医者仁心”的胸怀对待每位患者,对困难、年老患者免收诊费,积极参加中医义诊活动。努力加强自身诚信修养,积德向善,坚守正义,倡导发扬中医传统美德,为健康中国建设尽绵薄之力。

    总结诊疗经验

    临床是中医的主阵地。临床有疗效才是硬道理。我将认真总结临床经验,苦心钻研古今大医的学术特点和临床经验,改进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不足。精研辨证论治的精髓,反复学习《伤寒论》的用药规律,努力提高临床水平,让我的病人体会到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

    要提高临床疗效,还要不断向优秀的中医前辈学习。比如,学习应用国医大师朱良春关于“浊痹”即“痛风”的析辨,及应用虫类药治疗的学术特点和临床经验。以《慎斋遗书》《濒湖脉学》等典籍为基础,借鉴国医大师李士懋“以脉定证”的特色辨证手段,运用参考林洪生的治癌经验,体悟陕西中医药大学沈舒文的中医治癌经验等。

    与此同时,应该不断学习借鉴西医的诊疗手段和前沿科技方法,如核磁检查、介入靶向治疗、病毒标志物检测等,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技术为中医临床服务。进一步规范提高对中医病历的书写,使其更加衷中参西、简洁扼要,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更有利于医者医术水平提高及临床经验的总结。这些都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宣传中医文化

    中医姓“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时代,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中医药必将为健康中国继续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基层中医医生,要为宣传中医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要在为病人治病的同时注重和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病人接受中医的思维方式,只有病人信中医,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另外,还要注重文化宣教工作。今后,我会借助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等平台发布中医科普知识,加强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引导周围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用自己掌握的中医药知识为周围群众服务。(李祖初) (李祖初 吉林省通化市李好仁中医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