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100532
中医治疗用法的三个层次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02期
明确中医治疗用法中法则,原则与方法三个层次的不同及相互关系,对于理清治疗思路,明晰治疗策略,提高治疗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中医治疗用法中法则、原则与方法三个层次的不同及相互关系,对于理清治疗思路,明晰治疗策略,提高治疗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疗学是建立在中医发病学——病因病机基础上的治疗思想与方法,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中医临床辨治思维的重要体现。但在具体表述与实际运用中,中医治疗用法表述不确切、运用不恰当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治疗的过程、结果及相互交流。鉴此,笔者通过梳理分析,认为中医学的治疗用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法则、治则与治法,兹作如下阐释。

    治疗法则

    法则,其释有多个义项,如法度、规则、准则、规律等,是人或事物遵循的最根本、最基础、总体的要求。因此,对于治疗法则即可理解成具有普适性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总纲或通则。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正邪相争致阴阳失衡的结果。由此可知,真正能称之为治疗法则的无外乎三,即扶正祛邪、调理阴阳、三因制宜。

    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进退。一方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同时,邪正的关系还决定着疾病的虚实状态,即“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此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调整疾病的虚实状态。

    调理阴阳 健康是阴阳二者的动态平衡状态,即“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疾病则是阴阳失衡的状态,各种病因都是通过打破阴阳的平衡状态而发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