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97855
芦蒿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577期
     远观茎叶似艾草,

    近看碧枝多妖娆。

    利隔助杀河豚毒,

    开胃行水是佳肴。

    最近,江南很多地方有种时令蔬菜芦蒿出现在了菜场,最便宜的8元一斤,贵的到10元,价格已经创下了近年芦蒿上市的最高价。虽然以前这种菜,确切地说是野菜,很多人在乡下都吃过,但是,如今随着种植区域的减少,和城里人对其需求量的增加,以往平凡无奇的芦蒿,一跃成为身价倍增的名贵菜肴。

    除了鲜嫩独特的口感,芦蒿还有不少药用价值。中药里面把芦蒿叫作蒌蒿,出自《食疗本草》。没有见过的人,第一次看见芦蒿会误以为是艾草,因为其叶似艾,但是好生长在水边,所以它有“行水”的功效。吃过芦蒿的人都觉得胃口很好,这恰恰就是芦蒿的功效之一。《医林纂要》中记载它能“开胃,行水”。但是,吃过芦蒿的人却未必都知道,被视为大毒的河豚之毒却在芦蒿的面前甘拜下风,《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芦蒿可以“利隔开胃,杀河豚毒。”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医书上对于芦蒿杀河豚毒的记载还不够全面,比如具体用法及用量等。有些消息称:只要去掉河豚鱼有毒的头、内脏、皮,或者经过腌制晒干、高温蒸煮后就会无毒,这些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河豚毒素作为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化学性质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即便将河豚在130℃高温下炖11个小时,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毒素。所以,大家不要自行加工食用河豚,以免食物中毒。(杨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