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529230
经方辨治 不寐四则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257期
     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就寝后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得寐。五脏六腑之病,皆令人不寐。虽有多种原因可致不寐,总而言之,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是指形体违和,致营卫不调而不寐的,如“胃不和则卧不安”;虚证是指精神因素及气血亏耗方面的病变,如思虑伤脾,恚怒伤肝,致血不养心或阴虚阳亢。实证多见于食滞、痰浊、责于中焦胃腑;虚证病在心、脾、肝、肾。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四诊所获得的体征及医技检查的有关资料,结合症状之间的连带关系,进行推理归纳,确定病因病机,病性病位,明确诊断,采用经方论治,每每获收良效。

    半夏厚朴汤治不寐

    郭某,女,39岁,2005年3月16日初诊。患者不寐数月,常口服安定等药以维持睡眠,近一月来通宵不能入睡,伴有口干苦,头沉头晕,胸脘满闷,纳谷不思,恶嗅食气,舌质红,苔黄厚,脉沉滑数。

    证属肝气郁滞,胃失和降,气滞化火。治宜疏肝解郁,和中消滞,清热安神。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方药:法半夏12克,厚朴15克,茯苓12克,紫苏梗10克,炒枣仁20克,合欢皮30克,栀子12克,豆豉10克,竹茹10克,炒枳实12克,朱远志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晨服1次,每晚临睡前服1次,连服6剂而安然入睡。

    按《素问·逆调论》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本例患者因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木郁侮土,脾胃升降失司,不能运化和敷布津液,于是湿聚为痰,痰浊中阻,郁久化火,上扰心神,神不守舍而致不寐。用半夏厚朴汤,辛、苦药并用,辛散气滞,宣通郁结;苦能燥湿降逆;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辛开苦降,理气和中,化痰降逆。心胸烦热不适,起卧不安,是无形郁热扰于胸膈所致,故合栀子豉汤,用苦寒之栀子清心胸烦热,辛、甘、微苦寒之豆豉升散郁热。二药相须伍用,散胸中之邪气,宣泄无形之郁热,实为清热除烦之良剂。竹茹《本草汇言》云:“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而善疗痰热心烦不寐。炒枳实苦寒沉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