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3393
罗定:中医辐射基层焕发小城之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16期
     一个粤西小城,自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建起从市中医院覆盖至305个村卫生站的中医药网络,让中医药深入人心且改善民众生活——

    每一个广东罗定人的健康档案里,中医体质辨识成为重要内容;新农合报销补助,中医药占比超过32%;在城区,罗定市中医院业务收入破亿元;在基层,黎少镇中心卫生院中药饮片收入增加了58%,中医理疗收入增加20%。这个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的小城市,中医药不仅成为医院增加收入、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也在改善着人民的生活。

    2013年,农业人口约占七成的广东粤西小城罗定,GDP在广东省23个县级市中仅列第18位。而这一年,罗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该市建成中医三级网络,覆盖全市21个镇,306个行政村。

    “原来以为没钱发展不了中医,现在觉得没钱一样能发展好中医,甚至可以发展得更好。”罗定市卫生计生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志华的话值得深思。
, 百拇医药
    龙头中医院辐射基层

    今年,罗定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三甲中医院的县级市。跻身三甲的罗定市中医院2013年门诊量达29万人次,住院病人1.2万人次,业务收入1.06亿元。其中,中药处方比例达61.4%,针灸科、推拿科、骨科等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的人次占总门诊量12.01%,可开展62种中医特色治疗项目。针灸理疗康复科和中风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特色专科。

    罗定市中医院的飞速发展也成为了基层中医技术推广的发动机。院长关俭介绍,该院除了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强对镇卫生院帮扶外,每年还派出5名以上医务骨干人员,下基层“传、帮、带”,每月均安排专家到镇村医疗机构开展巡诊和业务指导,同时为基层医疗机构免费提供中医药人员培训、进修。今年4~7月,市中医院分三期共培训了22名镇级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骨干。市卫生局、市医学会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也依托市中医院资源,为基层培训了近千名能中会西的中医药人员。
, 百拇医药
    罗定从市中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到村卫生站,层层指导,上下串联成了一张紧密的三级中医网络。目前全市21个镇的中心卫生院已全部建成规范化的中医科和中药房,305家村级卫生站实现了“三室分开”。全市857名乡村医生中,中医(包括中西医结合)196人,能中会西者401人。

    附城镇同仁村卫生站医生陈炳胜是罗定市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三级网络的受益者。自1988年由一名部队卫生员退伍以来,陈炳胜就驻守在罗定西北角这个卫生站。26年间,从中西医结合专业、卫生保健专业两个三年制专科学位到各项适宜技术的短期培训班,他已掌握十余种中医适宜技术。他自豪地告诉记者,11月他刚参加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春播行动”,又掌握了一项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特色壮大乡镇卫生院

    罗镜人黄柱国,到黎少镇中心卫生院时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晚期,腹水严重,曾多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之前,他在西医院一年治疗花费20余万元。在这里治疗两个多月和持续一年多的门诊复查后,黄柱国目前已如常人,“李医生和中医救了我的命!”。
, http://www.100md.com
    这个李医生,就是黎少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肝病专科带头人李万里。该科住院病区拥有25张床位,2013年收治肝病住院患者180例,门诊2500人次,1967年成立的中医肝病专科已成为这个卫生院的一张名片。李万里和他的徒弟们以中药为主,西药护肝为辅,辨证施治,救治了无数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和肝癌患者。

    该卫生院还开设了中医儿科、妇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等门诊科室,全新改造中药库和中药房,备有400种以上中药饮片。2013年黎少中心卫生院的中医门诊达3.79万人次,中药处方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的30%以上,中药饮片收入214万。

    黎少中心卫生院不是个案,罗镜卫生院在急救急诊中运用中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如运用中成药生脉针治疗各种休克(中医脱症)、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治疗脑血管意外(中医闭症)、应用口服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等。附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天灸、平价贴药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平价贴药每次只收10元。
, http://www.100md.com
    位于罗定最偏远的榃滨中心卫生院,也有中医专区。该院门口挂上一大串标着序号的木牌,患者先到先领先排队,木牌已被摩挲得润泽如玉。走遍罗定镇级卫生院,中医特色理疗区的病床几乎难觅空位,对村民们来说,微不足道的几元、几十元便可缓解他们劳作造成的颈肩腰腿病痛,何乐而不为呢?

    中医药强民生暖民心

    黎少镇三家店卫生站的廖元龙今年74岁,扎根三家店50年,说起村民常见病痛,他如数家珍:用郎基草治疗蜈蚣咬伤,用细叶金盏银盘和虎杖治疗小面积火烫伤,用大铁包金治疗老鼠咬伤……最多时一天有六七十人上门求医。像廖元龙这样的857名乡村医生覆盖了罗定306个行政村,他们有时只是选用田间地头多见的药材,却缓解了村民最常见的病痛。

    从市中医院到最西面与广西接壤的附城、榃滨等山区镇区的中心卫生院,乃至村卫生站,随处可见统一印制的中医药宣传小册子,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诊断方法也被列入居民健康体检,并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了跟踪管理。
, http://www.100md.com
    罗定百姓在日常饮食中,已经习惯应季使用药食同源的药材煲汤养生,走进市内大小酒店均可以点到鸡骨草煲猪横利汤等中草药汤品,罗定街头的药店,均设有汤料专区,在显眼位置还陈列着应季汤料的便利包装。

    “老百姓信赖中医!”罗定市医学会会长陈婵华,服务罗定中医工作数十年,她说,罗定中医的发展归功于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和直达基层的科普宣传。

    中医药让罗定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腰包也更鼓了。罗定原是“中国肉桂之乡”,近年来,肉桂产量以年均15%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市种桂农户达10多万户,桂皮、桂油年产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年产值达6亿多元。

    在主产区榃滨镇,仅肉桂生产一项,人均年纯收入就达2413元。2014全国肉桂产品(罗定)展销会后,每百斤桂皮的收购价格,更从380元猛涨到900元,“种植户现在睡梦中也会笑醒”,榃滨镇镇长唐凯君幽默地说。, 百拇医药(赵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