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12489645
肾虚为本 治兼痰瘀 ——郭文勤治冠心病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25期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郭文勤教授从事中医心病研究50余年,疗效显著而持久。笔者有幸随师伺诊,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心病为表根源于肾

    郭文勤认为,肾虚与老年病密切相关。老年阶段人体各组织器官都发生了明显的生理性退行性改变,但这一改变是从中年时期就开始逐步进行的,只是到了老龄才有了明显的表现。

    张景岳谓其“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生命之本”。人体在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心将不断消耗能量而伤及肾气,进入老年阶段而出现身体虚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记载:“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日益衰弱,冠心病症状会愈加明显。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分析本病的病因病机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郭文勤理解此处“阳微”指的是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弦”是指阴盛于下,起病的内因为脏腑亏虚,功能失调。病变的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是心气不足,肾气亏乏,表现于心,根源于肾;标实主要是指血瘀、寒凝、痰浊交互为患。就其病变的脏腑来讲,心虚为表现,肾虚为根源;就其虚实来讲,虚为本实为标;就其阴阳来讲,为阳虚阴盛,阴乘阳位;就其寒温来讲,为温去寒留;就其气血来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