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信息
编号:11905285
强临床教学 显中医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40期
强临床教学显中医特色,改革课程学时分配,改革招收研究生的考试内容,提高指导教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加大直观式教学力度,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性收费标准
     打破传统与惯例,改善带教形式与质量,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临床动手能力尤其是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不强是中医药院校临床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代中医教育及院校教育一般都采用延续几十年的三段式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分开进行。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组织规模教学,但不完全适应中医教育的特点。此外,临床教学老师在实践中缺乏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使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很难使学生对临床各科融会贯通。所以要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然而,现在中医临床教学工作中存在不少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需引起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就影响中医临床技能培养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改革的措施与设想。

    改革课程学时分配

    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的课时安排明显不足,在5年的时间内,中医学专业学生真正学习中医的时间不到1/3。

    在实习开始,多数学生理论知识尚未融会贯通,往往是被动实习,实践能力差,思维比较局限、单一,总希望老师多讲解,不善于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刻窥探带教老师的表情,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想什么,整天跟在别人后面却又帮不上忙。或者只会理解单一的典型病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