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中药快讯
编号:11884850
玉树地震,我们在现场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19期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医药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本报第一时间派出两名记者前往灾区报道——

    行走在抗震救灾的途中

    本报记者 冯磊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听到消息,我坐立不安,几年前穿越藏区的情景历历在目,藏区同胞的虔诚、纯朴和原生态的洒脱,无不让我感动,此时不禁产生前往灾区的冲动。16日中午,得到报社的正式通知,我和同事高新军一起奔赴西宁。

    那些景——触目难忘

    北京机场候机厅

    听说我们要去灾区,一时间,领导、同事们都忙碌起来,叮嘱采访内容、准备联系方式、预定机票、备足预防药物。两个小时后,肩负着中医媒体人的责任,我们出发奔赴机场。

    候机厅里,穿着橘红色制服的救灾队员,穿着藏青色衣服的急救队员来回穿梭,虽然离登机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仍然翘首以待,一位唐山救援队的队员端着一碗方便面坐在登机口的椅子上,匆匆地吃着,满头大汗。“我们集结后,迅速赶往首都机场,中午饭还没有吃,最近的就这班飞机了,我想尽快能到达灾区,展开救援。”

    到达西宁,一出舱门,就看见身穿迷彩服的战士喊着口号跑步前进,闪着警灯的救护车排成长队整装待发,转运物品的工人卸下飞机上的货物后一路小跑着前进。

    青海省中医院

    抗震救灾指挥部通知,有一批病人要转运到青海省中医院,医院上下迅速忙碌起来,5分钟后,救援通道形成,医护人员等待在病房楼前,志愿者推着车子,电梯工打开备用电梯等待。

    警笛长鸣,救护车呼啸而至,报告伤员基本情况,“肱骨骨折伤员,送往骨科”、“头部受伤的伤员,送往外科”。

    藏区的阿妈不懂汉语,医院安排了翻译,以便医生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快速制定急救措施。

    送来的伤员没有携带任何物品,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护士们迅速为伤员购买了内衣、脸盆、毛巾等生活物品。

    白衣战士快速穿梭在病房及治疗室之间,为患者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她们不顾自己年幼的孩子,不顾自己年迈的父母,全心全力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日夜守护在患者身边。

    那些事——刻骨铭心

    玉树机场候机厅

    玉树机场的候机大厅到处都是病人,刚看完一个病人,后面跟着的病人家属就会上来拉医生,希望能够及时治疗自己的家人,那个时候,看见白大衣就是看见了救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