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77629
别开生面聊医案 ——《医案聊斋》序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39期
     流传至今的古代医案,是中医精华的集中体现,是中医实践经验的真实记载,其“因病而生法,因法而成方,理势自然,本非神妙,唯用之而当,斯神妙矣”(清·王士雄《王氏医案》杨序)。仔细品味古代流传下来的医案,大都翔实可信,光彩照人,他们“不徒以某方治愈某病而已,或议病,或辨证,或论方药,或谈四诊,至理名言,随处阐发,或繁或简,或浅或深,别有会心,俱宜细玩。案中有直用古方者,是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有不用古方之药,而用其意者,盖用药如用兵,不能执死方以治活病也;有竟不用古方者,乃良药期于利济,不必期于古方也。苟非读书多而融会贯通于其心,奚能辨证清,而神明化裁出其手,天机活泼,生面别开,不愧名数一家,道行千里矣”。(清·王士雄《王氏医案续编》例言)

    医案,于医者自身能温故知新,于后来者能启迪思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代出现的蒲辅周、施今墨、岳美中等大家们医案,都写出了风格、写出了水平,读之令人折服,让人精神一振,是近现代医案的主流。“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于生人;医而误用其术,则不惟不足于生人,而其弊反至于杀人。”(清·王士雄《王氏医案》杨序)认真研究古代优秀的医案,无论对于中医理论的传承还是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都是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

    如何处理好对古代医案的整理与研究之间的关系,《王氏医案续编》的辑录者张鸿总结说:“录其已言,垂为后世之法,辑案者之意也;求所未言,默契作者意,读案者之法也。”((清·王士雄《王氏医案续编》跋))整理的意义固然重大,研究的方法也至关要紧,许多困惑医案深研细究的问题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譬如有的医案年烟代远,难以破解;有的医案文辞艰涩,难以明义;有的医案所述简略,难以领会;有的医案过于专业,难以普及。不要说非专业人员阅读困难,即使是专业人员,学习起来也不无障碍。

    作者深谙此意,在出版《小说中医》及续集后,尝试以聊天的方式介绍古代医案,在基本忠于原医案的前提下,弥补疏漏,以趋合理;补充细节,以增形象;增加趣味,以求生动;适当评价,以助借鉴;古今对照,以利出新。将廖廖数行之医案,演义为趣味盎然之故事。全书语言,文言与白话兼用,使流畅中不失精炼,阅读中得惬意之享受。窃以为,古代医案是金砂,须思维之水淘洗,方可被砂见金。透过《医案聊斋》一书(学苑出版社出版),仿佛感觉到一股灿烂之光洒来。, http://www.100md.com(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