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04345
尊崇科学 锻造中医科研素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44期
     现代科技进步为中医的现代化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使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21世纪中医科研工作者,如何尊崇科学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铸造科研素质,解读中医奥秘,完善中医理论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和现实问题。

    尊崇科学精神

    勇于探索真理

    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这是科学之树长青的力量源泉。科学认识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是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是连续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是连贯的进步,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的演化。任何一项科学成果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经过长期的实践及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是反功利的,因此科研工作者需要有一颗平常而执着的心。坚持科学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然而中医理论相对滞后为中医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更应该尊崇科学精神,精勤为医,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 http://www.100md.com
    提倡求是创新 重视科研效益

    从研究的角度看,创新至少可以包括理论创新、对策创新、方法创新、体系创新等。创新要以科学性为前提,要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力辟新见。面向实际是中医科研的基石,科研课题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与课题相关的客观因素,更要考虑个人或课题组驾驭课题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个人或课题组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或具有相对优势、社会的现实需求或潜在需求较大的课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或生长点。因此,中医科研必须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使之“顺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精益求精是中医科研的精髓,科研成果不仅要有科学性、创新性,还要有透彻性、精粹性。所谓透彻性、精粹性,即观点要深刻,理论要透彻。重视效益是中医科研的生命,衡量科研成果效益大小的根本标准是社会实践。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如果推动了学科建设,即具有学科效益;如果推动了经济发展,即具有经济效益;如果促进了社会进步,即具有社会效益。孜孜不倦是中医科研成功的保证,从事科学研究,不仅异常劳累,还十分清苦。由于科研水平和成果档次的由低到高,科研领域的由窄到宽,科研成果的有少到多,也是一个累积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中医科研工作者要具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殚精竭虑、循序渐进的思想准备。总之,求是创新、面向实际、精益求精是途径,发挥效益是目的,而笃行不倦则即是前提,也是保证。
, 百拇医药
    铸造科研素质 精心规划方向

    中医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①具有深刻的反思力。反思思维是一种求异性思维,这贯彻整个创造性活动的始终,采取反向思维的方式,是一个从已知发现未知的重要方法。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观察不能只注意预期的结果,还必须同时注意意外现象,发现探索未知领域的新线索。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④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一切科学的新进展都是建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又意味着原有知识的突破和创新,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以及关于科学技术发展新成就的知识。⑤具有独特的能力结构,要有较强的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并能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在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学科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仪器设备的能力,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或创造能力,要有清晰、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科学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除了勤奋和知识面之外,还必须有正确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从根本上讲,一是要动手,二是要动脑。有一些人长于观察实验,有些人长于思维,兼备这两种才能非常重要,却是很不容易。因此,中医科研工作者必须瞄准21世纪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熟练的操作技巧、清晰的思维表达、严谨的写作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解读中医奥秘、完善中医理论而努力奋斗。, 百拇医药(李西海 梁文娜 福建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