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地震与健康
编号:11600507
灾区术后伤病员须密切关注体温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30期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以来,坍塌的房屋和滚落的山石导致众多群众受伤。随着救援速度和力度的增强,各受灾地区医务人员为受伤民众及从废墟中救出的百姓进行了手术清创处理。而连日的降雨、低温不仅对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对伤病员术后的恢复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据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刘艳荣介绍,身体受伤、手术创伤以及恶劣的环境对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尤其是体质较为虚弱的老年受伤群众,手术后要特别注意体温变化。

    刘主任介绍说:临床经验表明,许多刚刚结束手术回到病房的病伤员,体温一般都很低,腋下温度常常达不到35℃。而此时灾区连续降雨,气温较低,住在救灾帐篷中的伤者就更容易出现低体温。经历低体温之后,体温会增高,但大多不超过38.5℃,3~5天内可恢复正常。如果体温持续升高,高烧不退,就可能是切口感染或肺部感染的症状了。

    术后持续低温会对病伤员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当低温时,其内脏、肢体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使心脏负荷过重,易造成心律失常和心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危险。长时间低温还会造成重要脏器代谢缓慢,易发生水电解质、糖代谢紊乱和全身感染,因而,绝不能等闲视之。

    刘艳荣主任建议说,在室外护理病伤员的家属要尽可能想办法给病伤员保暖,加盖一条松软轻巧的被子,掖好被角。用温暖的手握紧病伤员冰凉的手脚,不仅是复温措施,而且是在传递着亲情和爱,会给当事者很大的精神支持。将毛巾包裹好的热水袋或热水瓶,放在病伤员的足底、腋下等,保暖效果很好。但是一定要注意预防烫伤,因为术后病伤员皮肤敏感度低,生活中发生过热水袋取暖导致皮肤起水泡的情况时有所见。所以温度一定要适宜,家属要经常用手触摸其温度,并且勤换加热的位置,避免意外烫伤。

    刘艳荣主任还说,由于灾区的特殊情况,室外手术可能出现术中无菌操作不严,同时灾民也存在着营养不良、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和皮肤不易愈合的情况。因此,家属应密切关注病伤员的伤口,一旦发现切口疼痛缓解后再次疼痛,局部有明显的红肿、压痛及皮下积液表现,应迅速请医生处置。, 百拇医药(衣晓峰 靳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