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 正文
编号:13076122
调查表明抑郁症常表现为躯体不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9日 光明网-光明日报
     今年10月10日是第1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SEBoD组织(认识并减轻抑郁症的社会经济负担组织)和CPA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工作者联盟日前完成了一项关于中国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的调查。这是近15年来在中国综合医院进行的最新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学统计研究。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个城市的15家综合医院展开,调查对象为心血管、消化、神经和妇产4个科室的内科门诊,年龄在18岁以上的近万名就诊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发病形势不容乐观;普通医院门诊中许多常见的躯体疾病就诊者中很多患有抑郁或焦虑障碍,但是患者寻求精神专科治疗的积极性不高,意愿不明确;综合医院医生对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也亟待提高。

    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提倡心理咨询、促进心理健康。由于抑郁症常常以躯体不适来表现,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常常反复就诊于神经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消耗了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本次调查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焦虑的983例患者中,其门诊就诊医生大多数(76.09%)只是按本科疾病处理,只有8.24%的患者被建议到精神科就诊。此外,许多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的人由于担心周围人们的歧视和偏见,不敢正视自己可能患病,更谈不上及时就医。

    目前我国非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对抑郁、焦虑障碍在躯体疾病患者中的患病情况认识不足,诊断率和治疗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综合医疗机构中的医生通常缺乏诊断和处理心理疾病的培训和经验,同时繁忙的门诊也使医生没有时间对患者做相关访谈。为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抑郁、焦虑高患病率、低诊断率的现状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综合 医院医师及社会的警醒和重视。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抑郁症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从而排斥药物治疗。其实在抑郁症,特别是重症抑郁症的患病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大于环境因素。抑郁患者需要不同方式的治疗,其中60%左右需接受药物治疗,如果能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则效果更佳。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或达不到临床治愈,会反复发作,使得病程更长,病情更严重。因此应及早接受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并选择临床治愈率高的药物辅以心理干预。事实证明,目前的药物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是有效的,抑郁、焦虑患者首次治疗的临床治愈率接近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