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7058
患病不一定长期卧床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3期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患了病就要休息,而且有些人还会认为,有了病总是多卧床或长期卧床为好。然而医学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医学和生理学教授米特彻尔研究了卧床及其对疾病的影响,得出的结论认为,患者卧床越久,健康状况越差。卧床过久,会使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迟缓,肌肉组织松弛,骨质疏松,体力日衰,弊多利少。

    美国新泽西医学院教授纳德森说,当一个人卧床超过4天,心血管系统控制功能就会减弱。这时,当病人站起来时,血压会突然下降而晕倒,这种现象叫做“心血管失调”。

    鉴于上述情况,有关专家对心脏病的治疗已减少了卧床时间。特别是对心肌梗死患者,过去常让他们卧床数周,而现在则让他们只卧床较短一段时期,并在医生严密监督下做有限的活动。纳德森教授指出,活动会使血液循环保持正常,例如走路可使腿部血流通畅,躺着不动会形成腿部血栓。若血栓不清除,它会通过静脉流到肺部,导致性命之忧。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过去,患病后要严格卧床4~6周,现在可以做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否患有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查明并去除了再出血的因素,几天后就可以下床活动。

    对于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偏瘫,如果医生认为可在康复师指导下活动,就应早期锻炼和康复。有的人能活动而不动,躺在床上不敢动,结果出现关节僵硬,四肢疼痛;卧姿不正确,还会引起肢体变形。

    做腹部手术的患者,更应尽早下床。研究表明,做了腹部手术第二天就下床活动,比在床上睡1周才下床活动,手术创口的恢复与体力的复原要缩短一半时间,肠粘连的发生率要减少60%。

    患了疾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活动,可与其他人交流,经过交流来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也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对自己疾病的关注程度,这样也会使疾病减轻。如果整天躺在床上,与别人的交流必然减少。自己在室内孤独地想自己的病,会加重心理负担,患上心理疾病。, http://www.100md.com(是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