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5881
历史究竟怎样告诉我们未来——读《医学史上的谎言和谬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0期
     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句话首先肯定了中医学的卓越价值和巨大历史贡献,这是主流,是九个指头。中医学这个宝库里可能也有一些精深玄妙的东西我们还没有知晓和掌握,所以需要努力发掘;但与此同时,这个宝库里不全是真金实银,也会有破铜烂铁。可能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的谎言和谬误的东西,那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智慧的眼光和理性的判断力,加以判别,激浊扬清,批判继承。所以“发掘”之后,要“加以提高”。

    从《诗经》中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欢快场景,到“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哀怨叹息,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那时候,一些植物和动物就是这样深入人的生活劳作、人情政事、悲戚欢欣中,息息相关、亲密无隔的关系,是远古先人与自然圆融合一整体性的反映。这其中还有一些大胆而冒险的品尝和试用。这种以人体本身作为试验对象的做法,所得出的结果大部分是很可靠的,但毫无疑问,少部分也难免夹杂着个人的某种幻想和偏见。于是便有《神农本草经》中那些荒诞不经的记载。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时代造就的杰出人物十分顶礼膜拜。在一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漫长进程中,确实需要众多的时代精英带领他的万千子民,认识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赐,获得人类自身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轨迹。于是,我们的医药学记忆里便有了黄帝、岐伯、扁鹊、神农、仲景、华佗等一长串的医药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我们的中医学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传统文化中某些特有的糟粕也会多多少少进入以治病救人、延年益寿为宗旨的中医学的领域中。比如对人体一些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荒唐认识,各种无来由的禁忌,对某种药物功效的荒谬臆说,还有……

    中国医药学既是一门救死扶伤的技术之学,同时也是一部厚重久远的历史。当我们拂去时代的风尘,认真理性地检视的时候,我们既应该为那些智慧的灵光照亮后人而击节赞叹,也要对其中或多或少但却真实存在的谎言和谬误洞察秋毫。

    《医学史上的谎言和谬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谎言和谬误的存在,还有它们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在我看来,恰恰是后者更能让我们看清未来的道路。

    历史大约就这样告诉我们未来。, http://www.100md.com(倪项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