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 > 信息
编号:91804
中药材的常见掺伪行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596期
     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工具,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药材市场的开放,中药材伪劣商品的来源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除原来的因历代本草收载不一致、或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同名异物以及原药材貌似而实异所致的混淆品外,以盈利为目的,人为制造的伪品亦逐渐增多。现将市场上常见的伪品例举一二。

    一、掺原药材的非药用部位

    即将药材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本应去掉的下脚料掺入药材中。如硬柴胡,是以根入药,却夹带大量的地上茎。钩藤,应是用带钩的茎枝,习惯规定所留茎枝上与钩齐,下与底平,而市售药材中带有大量不带钩的茎。双花、辛荑均应为花蕾入药,而双花中常带茎叶,辛荑常带梗。乳香、没药中有1/3的树皮。徐长卿应是根及根茎入药,却是全草出售。沉香应用含树脂的木材,却有1/2以上是不含树脂的沉香木。地骨皮应剥取根皮入药,却带木心。

    二、以它种药材混入其中

    市场上的药材价格涨落不定,常有某种药材滞销或价格下跌。个别不法药商,将滞销或价格低廉的药材掺入形状类似的药材中出售。如酸枣仁中掺枳蓂子,柴胡中掺北豆根,车前子中掺炒过的葶苈子,党参片中掺桔梗片,切碎的栀子中掺染红的葫芦巴,蒲黄中掺黄柏粉末、滑石粉或石膏粉,丹参中掺被染色的川断,川贝母中掺小的平贝母等。

    三、掺外观相似或加工后的类似品

    经营者将一些价格便宜的农副产品通过简单的加工后掺入药材中。如蒲黄中掺玉米粉,或将玉米粉加工成团块状并糊化后掺入乳香中。山萸肉中掺葡萄果皮,柏子仁中掺长粳米,乌梅中掺杏的近成熟落果,元胡中掺染色的山药豆,广金钱草中掺花生茎叶,菟丝子中掺大头菜子。

    四、掺各种异物

    为了增加重量,掺入砂土、水泥、铁丝等异物。如海金沙、蒲黄中掺黄土,菟丝子中掺颗粒细小的砂子,双花粘附熟石膏,紫花地丁在包装时加入大量泥土,细辛根部用粘土块包被,全蝎、海马腹内填充水泥,冬虫夏草腹内插入铁丝等。

    除上述掺伪方式外,药材种苗市场的混乱也使部分伪品流入市场,如霞草充桔梗,一轮贝母充川贝母。

    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力度,以提高中药质量,确保百姓用药安全有效。, 百拇医药